首頁>網上期刊>期刊名稱>期刊內容> 正文

中國股市仍是政策市

2007-9-11 14:31 《大眾理財顧問》·賀強 【 】【打印】【我要糾錯

  影響股市和個股走勢的主要有四個方面——宏觀面、基本面、市場面、資金面的因素。作為看得見和看不見的手,以上這些因素對18年中國股市和個股的走勢,究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未來的影響又將如何演繹?個人投資者又當如何把握?本專題試圖結合18年史實一一道來。

  宏觀面18年

  宏觀面因素,涵蓋了經濟周期、政府政策等范疇。經濟周期,系宏觀經濟繁榮和衰退的內在周期。政府政策,在本專題中可大致分為間接政策和直接政策兩大類;前者主要針對實體經濟,間接調控或影響證券市場,如調整存貸款基準利率、存貸款準備金率、稅收政策等,如本文中的“大政策”;后者則直接針對股市,如設置漲跌停板、股市擴容、調整印花稅等,如本文中的“小政策”。

  作為新興市場經濟國家,18年的中國股市,與發(fā)達國家的成熟股市相比,依然摘不掉初期市場的帽子。縱觀國際股市,在市場發(fā)展初期,無一不受政策的影響。中國股市具有明顯的政策市特征。

  大政策造就政策市

  中國股市一開始就是政府推動的結果,為配合國家股份制改革,建立股市來促進股份轉讓流通。

  政策推動初期4浪(1990~1996)

  股市第一浪二級標題 中國股市建立之初即建立試點,要搞試點,當然不可能大面積推廣,滬深兩家交易所上市交易13只股票(滬市老八股、深市老五股)。股市的賺錢效應吸引了全國眾多個人投資者的參與,致使全國股民熱炒13只股票,造成市場嚴重的供不應求。股價指數一路上揚,由100點直達1992年初的400多點,且沒有出現股市大漲大跌。這便是股市初期上升的第一浪。

  股市第二浪二級標題 為響應小平同志南巡講話指示精神,1992年5月21日,滬市決定取消漲跌停板制度,結果中國股市在一夜之間創(chuàng)造了世界奇跡,股指由前一天收盤時的600多點,猛升至第二天開盤時的1200多點,指數翻了一番,交易所政策改變所致大量購買,出現了時間很短的第二輪暴漲。本輪暴漲使管理層看到市場上可交易股票太少導致供不應求引起暴漲所造成的問題,于是決定擴容,此政策一出,股市連續(xù)暴跌,從6、7月份直到11月份。

  股市第三浪二級標題 但在1992年11月17日,中國股市第三浪如約而至。原因是有關領導同志在視察交易所時對股市低靡很不滿意并就此發(fā)表談話,結果第二天股市就高開高走,一舉突破了92年的高點1445再創(chuàng)新高1558點,本輪行情一直持續(xù)至1993年2月。

  股市第四浪二級標題 1993年以來,中國經濟過熱,通貨膨脹嚴重。為阻止經濟過熱、治理通貨膨脹,自1993年至1995年底,開始了為期3年的治理整頓。在此期間,股市連續(xù)3年嚴重下跌,力推債市,打壓股市,這些是早期政策影響股市的典型表現。

  后10年逆經濟周期源自政策(1996~2005)

  自1996年至2005年的10年間,中國股市逆經濟周期而行。

  1996年初至2001年,經過治理整頓后的GDP慣性下滑,增速從1996年的9.7%跌到1999年的7.1%,2000年反彈到8%,但是2001年因為9.11事件又跌至7.3%.在這段時間,中國股市從1996年的512點一路走高,在經濟不斷下滑的情況下股指在2001年6月沖至最高點2245.

  自2002年起,中國經濟開始啟動,GDP高速增長,2002~2005年,增速年年都在10%以上,2003年增長率為10.0%,2004年為10.1%,2005年為10.4%,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股市卻不斷走低,2005年跌落至1000多點,最低點達到998點,跌破1000點大關,與經濟運行周期完全相反。

  在這10年間,雖然中國股市逆經濟周期運行,與經濟運行完全背離,但卻明顯在走政策市。1996年以后,經過治理整頓,通貨膨脹轉而化為通貨緊縮。在實際操作上,政策是放松的,8次下調儲蓄存款利率,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因而,股市1996~2001年持續(xù)高走。2002~2005年,經濟出現過熱,宏觀政策開始收緊,導致股市一路下跌。

  表面上看,中國股市是典型的政策市,其根本原因在于經濟運行決定政策、政策進一步影響股市。

  小政策亦著力股市

  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的本輪行情卻逆政策周期運行。2006年至現在,宏觀調控政策連續(xù)收緊,9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5次加息,但股市依然固執(zhí)前行。

  兩政策因素決定股市漲跌

  自2005年開始推動的股權分置改革,其本質是大量股票大幅擴容,如果其他條件不變單方面推動股改的話,勢必引起股市暴跌。此次股改采取兩手政策,一方面,進行股改增效,股票大量擴容;另一方面提高基金首發(fā)規(guī)模,大量吸引合規(guī)資金入市,也就是說,給股市提供了更多的融資政策(小政策),股市融資政策的大門打開了。

  當供給一定時,股市漲跌取決于需求,而需求實際上是股市資金的供給,也就是說,股指高低是由股市資金的供求所決定的。而股市融資政策直接反映股市資金供給。由于股市融資政策的大門打開了,全社會資金都流入股市,股市需求部分自然擴大,推動股價上漲。在這種情況下,宏觀政策收緊對股市也沒有影響。

  前后政策市影響因素不同

  以前為什么是政策市,原因在于以前的股市融資政策是收緊的,宏觀調控政策就會直接作用于股市,引起股市漲跌。在以前,宏觀調控大政策收緊時,股市就下跌;宏觀調控大政策放松時,股市就上漲。以前成就股市為政策市的關鍵就在這里。

  為什么本輪行情逆政策周期運行,其關鍵也在這里。雖然現在宏觀調控大政策在收緊,但股市融資小政策是放開的,直接決定股市漲跌的是股市融資小政策,而且當宏觀調控大政策收緊時,股市融資小政策的閥門卻是打開的,這樣就產生驅羊效應,將社會上眾多的無處可去的資金驅趕入股市,使得股市需求大增,進而推動股市一路高走。

  本輪行情雖與宏觀調控大政策相背離,但還是與股市融資小政策有關,如果股市融資小政策的閥門關閉,股市還會下跌,關鍵看股市融資小政策。從這個意義上講,本輪行情還是政策市。

  政策市彰顯中國特色

  股市發(fā)展的歷史反復證明,中國股市是政策市。政策市是個好事情嗎?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它不是正,F象,主要表現為管理層直接干預市場,比如股市太低時就托市、太高時就打壓,其結果是引起股市暴漲暴跌,對股市本身造成嚴重傷害,具有中國特色。應該更多地采取市場化的政策,采取間接政策手段來影響市場,靠市場自身的力量來解決自身問題,而沒有必要直接干預市場。

  從2007年5月份開始,管理層基本上采取間接政策手段來調控市場。直接打壓市場或直接托市的做法會越來越少,會更多地使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去影響市場,逐步完善和發(fā)展市場。

  但中國股市的市場化之路依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在今后的相當長時間里,中國股市仍然具有政策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