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股份的ST帽子是在2007年被戴上的,但查看公司近幾年的經營情況,應該一直在虧損的邊緣掙扎長鋼(原長城股份)無疑是近期市場的明星。1月31日,公司發(fā)布業(yè)績預告公告稱,預計虧損2.4億元左右,并從2006年年報披露之日起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特別處理。但ST長鋼的股價在連跌兩日后,卻從2月2日起大幅飆升,2月1日最低價只有3.28元,而4月23日竟創(chuàng)出了7.88元的高價,漲幅高達140%,市場更是盛傳有私募基金與公募基金共同坐莊長城股份。在公司4月27日發(fā)布2007年第四份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后,股價才開始下挫,“五。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4月30日)在上證指數大漲2.17%的情況下終以跌停報收。
分析長鋼的財報可以發(fā)現(xiàn),這家公司經營業(yè)績乏善可陳,如果不是使用了一些會計手段,可能早就“披星戴帽”了。不過,通過觀察長鋼近兩年的年報,2006年的巨虧卻有“洗大澡”之嫌,即便這樣,2007年一季度公司仍然虧損。
遲來的星帽
ST長鋼在連續(xù)多年微利后,最近兩年收入徘徊不前,凈利潤一瀉千里。
有意思的是,我們發(fā)現(xiàn),2005年和2006年,長鋼分別虧損9285萬元和2.72億元,而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則分別為9443萬元和2.71億元,金額竟是如此的接近!令人不得不尋找其中的會計奧秘。
從年報中我們發(fā)現(xiàn),長鋼自2005年9月30日起對應收款項壞賬準備計提方法進行了變更。從長鋼的整體情況來分析,長鋼變更前壞賬準備計提比例過低,而變更后的比例接近一般水平。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公司此前的微利主要是依靠會計手段。另外一個佐證是,公司年報披露其2006年末應付工資數為3704萬元,其中由于資金緊張原因拖欠的2000年以前職工工資為3294萬元,工資掛鉤的工資411萬元。一方面,盈利的企業(yè)怎么會拖欠職工工資數年之久?另一方面,應付工資的如此構成,表明公司并沒有按月計提當月的職工工資進入成本,這違背了會計核算的配比原則,虛增了利潤。2004年,長鋼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xiàn)金為2.04億元,也就是說,每月職工工資應在1000萬元以上,而公司2002~2004年每年的盈利最多不過943萬元,如果按月預提職工工資,公司早就虧損了。
巨虧緣于計提資產減值準備
如果說長鋼2005年計提巨額資產減值準備,是因為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更,使經營業(yè)績更加真實,那么,2006年就有“洗大澡”、為以后做“靚”業(yè)績提取秘密準備之嫌了。
2006年,長鋼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主要是:應收款項1.04億元(其中應收賬款9787萬元),存貨4859萬元,固定資產1.12億元。
先來看應收賬款,長鋼稱:“本年度對應收賬款進行了全面清理,經清理,本公司管理層認為,資產負債表日,已經喪失訴訟時效的、債務單位已關閉或已破產的應收賬款、清欠收入不足以彌補清欠成本的小額應收賬款共計17073447337元,該類應收賬款預計無法收回,按個別認定法計提壞賬準備。”
結果是,2006年,長鋼僅對年末賬齡在2~3年的3764萬元應收賬款就計提了3758萬元的壞賬準備,比例高達99.82%.對賬齡這么短的應收賬款幾乎是全額計提,令人感到難以理解。
從歷史數據來看,長鋼2~3年的應收賬款回收情況沒有差到上述地步。2005年末公司2~3年應收賬款為3303萬元,一年后變成1973萬元(2006年末3~4年應收賬款數),說明公司已經收回了其中的40%.
那么,是2006年這3764萬元的2~3年應收賬款與眾不同?這些應收賬款產生于2004年,當時是鋼鐵行業(yè)相當景氣的時候,數據顯示當年新增應收賬款很少,似乎不應該壞到哪兒去。
由此,我們懷疑,長鋼在有意多提壞賬準備,在“洗大澡”,而分賬齡列示的應收賬款在2005年和2006年年報中有較大差異,更令我們懷疑公司財務數據的嚴肅性。
可以看到,長鋼按賬齡劃分的應收賬款,在2006年年報中有了很大變化?闪钊似婀值氖牵嬏岬膲馁~準備分文不變,又基本符合公司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定下的比例,只能說公司是在湊數。那么,公司的報表還可信么?
再看長鋼的固定資產,其折舊年限與眾不同,機器設備和運輸設備的可使用年限居然可以達到30年甚至更高,而特鋼行業(yè)其他企業(yè)最多不過十幾年。
在這樣的會計政策下,長鋼2006年計提的機器設備類固定折舊只有3221萬元,而其對應年初和年末的固定資產原值分別是10.99億元和11.37億元,這樣估算其年折舊率只有2.88%.當然,公司還披露其年末已提足折舊仍繼續(xù)使用的固定資產原值為2.94億元,這也是折舊費不多的一個重要原因。不過,即使考慮到這一因素,公司機器設備的年折舊率也僅有3.91%.應該說,折舊率偏低也是公司前些年保持微利的功臣,而這同樣是會計手段。
長鋼在2006年年報中對固定資產計提了1.12億元的減值準備進行了說明。但不管理由多充分,考慮到公司一方面存在著已提足折舊卻仍繼續(xù)使用的固定資產原值高達2.94億元。另一方面卻要對其余固定資產計提巨額的減值準備,甚至對在建工程還計提了1151萬元的減值準備,不知是公司的經營水平太差,還是這些資產本來就有虛構的成分?
根據新會計準則,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后會計期間不得轉回。按此規(guī)定,長鋼日后即使將上述閑置固定資產重新啟用,也無須再轉回減值準備,無須再提折舊。2007年一季度,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906萬元,而上年同期為-3730萬元,這中間自然也有折舊費用減少的貢獻。更進一步,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減少了公司的凈資產,公司今后如果盈利,計算凈資產收益率分母可是大大降低了,從而為再融資鋪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