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網(wǎng)上期刊>期刊名稱>期刊內(nèi)容> 正文

上市公司有了奶,忘了娘

2008-10-15 16:23 《新財經(jīng)》·李 斌 【 】【打印】【我要糾錯

  與國外成熟市場相比,國內(nèi)上市公司的分紅比例少得可憐。究竟是哪些原因讓國內(nèi)上市公司一毛不拔?是制度缺陷?還是市場環(huán)境的影響?我們邀請獨立財經(jīng)撰稿人皮海洲和曹中銘一起來探討。

  漠視投資者利益

  《新財經(jīng)》:您能否對多年不分紅的上市公司做個評價?

  曹中銘:數(shù)年甚至十幾年“一毛不拔”,這些上市公司堪稱“鐵公雞俱樂部”的“鐵桿”成員。是無利可分嗎?不是。是沒有分紅能力嗎?也不是。問題的關鍵在于,上市公司幾乎都以資金緊張為借口,而漠視了投資者的利益。

  以太極集團為例。2001年10派2元之后,直至2007年才有了10轉3.而截至2008年中期,上市公司每股未分配利潤已達1.268元,每股經(jīng)營現(xiàn)金流也達0.302元。太極集團并非資金緊張,是它“欠”投資者的實在太多。

  更有甚者,天業(yè)股份長達十四年不分紅,這充分體現(xiàn)了上市公司回報股東的意識極其淡薄。更值得整個市場反思的是,為什么這樣的“鐵公雞”能夠在中國股市中一直生存下去?甚至沒有任何的恥辱感?

  皮海洲:長期不分紅的上市公司,固然缺少回報股東的意識,但還有很多每年“只拔一毛”的上市公司,又給了投資者多少回報呢?

  很多上市公司分紅,都是奔著再融資來的。像天業(yè)股份這樣的公司,雖然沒向投資者分紅,但也失去了再融資資格,不會再向投資者伸手要錢。而某些公司在少分紅的情況下,還伸手向投資者多要錢。這樣的上市公司投資者更應警惕,對他們的融資行為應該用腳投票。

  《新財經(jīng)》:從2007年上市公司分紅情況看,比往年有所提高,但與成熟市場相比,差距仍很大。您認為差距在哪兒?

  曹中銘:2007年,上市公司分紅比例較往年有所提高,主要體現(xiàn)在涉及面上。如滬市和深市主板提出分紅方案的上市公司分別占披露年報總數(shù)的56.5%和43.94%,中小板占比83%.但現(xiàn)金分紅比例卻處于較低水平。對于那些以送股或轉增方式分配的上市公司而言,僅僅是玩了一回數(shù)字游戲而已。在成熟市場中,上市公司現(xiàn)金分紅一般占其凈利潤的40%~50%,A股市場基本上是其一半的水平,差距是明顯的。

  皮海洲:中國上市公司分紅比例與國外成熟市場相比差距很大。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A股市場分紅比例低,給予投資者的回報率偏低,甚至遠遠不及銀行存款利率。二是上市公司回報股東的意識不強。一直以來,上市公司重融資而輕回報,上市公司分紅的目的根本不是回報投資者,而是為了滿足企業(yè)再融資條件的需要。

  與國外市場差距不小

  《新財經(jīng)》:國外成熟市場的分紅制度(比如美國)是怎樣的?為什么美國市場以現(xiàn)金分紅為主?上市公司也愿意分紅?

  皮海洲:一些成熟市場往往是按季分紅,上市公司將自己的經(jīng)營成果及時回報給投資者。而A股市場基本上是按年度分紅,甚至不少上市公司連續(xù)多年都不分紅。

  美國市場之所以以現(xiàn)金分紅為主,上市公司也愿意分紅,其原因有三:一是上市公司回報股東的意識強,上市公司愿意向投資者提供貨真價實的現(xiàn)金回報。二是投資者普遍成熟,他們堅持的是長線投資,而不是投機炒作。投資上市公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取得現(xiàn)金分紅。三是美國股市作為成熟的市場,其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往往都比較合理,這就使得上市公司的分紅回報率較高,遠遠超出銀行存款利率,可以體現(xiàn)出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

  曹中銘:如果存在再投資的機會,美國的上市公司并不都是奉行高分紅政策,主要是用盈余資金分紅。成熟市場主要以現(xiàn)金分紅為主,很少以送股或轉增股本的方式分紅,畢竟送轉之后股價除權,投資者實際上什么也沒得到。

  上市公司是否愿意分紅,實際上考驗著上市公司回報投資者的態(tài)度。在這方面,境外成熟市場無疑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

  《新財經(jīng)》:中國上市公司現(xiàn)金分紅制度的缺陷在哪兒?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分紅?

  曹中銘:目前國內(nèi)上市公司一般都在年終后分紅,與成熟市場的按季或半年一次分紅有較大的區(qū)別。由于年中分紅需要審計報表,無形中增加了上市公司的費用。所以,A股市場年中分紅的情形較少。證監(jiān)會對分紅規(guī)定修改實施之后,估計這種局面會有所改觀。另外,我們一直提倡的也是年終分紅,對于年中分紅重視不夠。在分紅制度中,將再融資與分紅“捆綁”在一起,其實也是分紅制度存在缺陷的表現(xiàn)。

  皮海洲:現(xiàn)金分紅制度的缺陷,導致上市公司分紅往往是帶有功利性的。所以,上市公司往往是在應付分紅,能少分就不多分,能不分就不分。

  上市公司不愿意分紅還有一個難言之隱,就是利潤不真實。上市公司出于各種各樣的目的,往往會對業(yè)績進行包裝。而面對虛假利潤,上市公司當然也拿不出錢來分紅。

  《新財經(jīng)》:上市公司不愿意分紅,是否與投資環(huán)境也有關系?另外,投資者的投資思維是否也決定了不分紅的理由?

  皮海洲:上市公司不愿意分紅,與市場的投資環(huán)境有關,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現(xiàn)金分紅的要求并不強烈。由于中國股市不成熟,投資者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從上市公司獲得投資回報,而是為了在二級市場賺取差價。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因為分紅比例偏低,回報率不如銀行存款利率;另一方面是由于制度性原因,人為造成的股價高企,使上市公司的分紅難以構成應有的投資價值。而正是出于投機炒作的需要,投資者更愿意上市公司高送轉股,而不是現(xiàn)金分紅。高送轉股更能討得投資者的歡心。

  投資者投入與回報成反比

  《新財經(jīng)》:您如何看上市公司巨額融資與分紅的比例?對于投資者來說,投入與回報的比例差距有多大?

  曹中銘:上市公司的新股IPO與再融資往往“獅子大開口”,而在分紅時卻成為“吝嗇鬼”。A股歷史上,至今只有佛山照明一只“現(xiàn)金奶!,這樣的市場確實可悲。目前,上市公司融資與分紅的比例明顯“不對稱”,這也是上市公司“重籌資輕回報”最直觀的體現(xiàn)。盡管監(jiān)管層鼓勵上市公司分紅,但這遠遠不夠,有必要從“鼓勵”進一步提升至“強制”層面。

  皮海洲:目前上市公司的巨額融資金額與分紅金額是相脫節(jié)的,這就造成了一些上市公司在獲得再融資資格后獅子大開口,使上市公司再融資變成了赤裸裸的圈錢行為。為此,有必要將上市公司的再融資金額與分紅金額掛鉤。比如規(guī)定上市公司公開再融資金額不超過前次公開融資以來上市公司給予投資者回報金額的2~3倍,這樣就可以避免惡性再融資的出現(xiàn)。

  目前的股市對于投資者來說,投入與回報是成反比的。因為上市公司不能給投資者提供足夠的投資回報,因此在中國股市,投資者虧損是普遍現(xiàn)象。如此一來,投資者投入越多,虧損就越大。這也正是一些投資者在遭遇股市打擊后提出要“遠離股市、遠離毒品”的原因。

  《新財經(jīng)》:上市公司分紅對于資本市場的健康發(fā)展起著怎樣的作用?

  皮海洲:分紅是上市公司回報投資者的重要方式。上市公司分紅,有利于增強上市公司的股東意識,使上市公司重視對投資者的回報。從投資者角度來說,如果能從上市公司獲得現(xiàn)金分紅,不僅有利于增加股票的投資價值,也有利于增強投資者長線投資的意識,有利于減少股市波動,促使股市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不過,就中國股市而言,由于上市公司質(zhì)量較差,難以給投資者提供足夠的分紅現(xiàn)金,管理層、上市公司和投資者普遍不成熟,在這種情況下,寄希望于以上市公司分紅來推動資本市場健康發(fā)展是不現(xiàn)實的。在現(xiàn)階段,沒必要高估上市公司分紅的意義。作為監(jiān)管層,能讓上市公司少索取一些就不錯了,寄希望于從上市公司獲取投資回報,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相情愿的事情。

  曹中銘:目前A股市場的一大弊端就是回報率低下。有業(yè)內(nèi)人士算過一筆賬,按照2005、2006、2007三年可實現(xiàn)的凈利潤,以截至2008年8月22日所有A股的算術平均價及總股本為基數(shù),如果僅僅依靠上市公司分紅,要收回投資成本需要243.5年。這顯然是一個毫無意義的“天文數(shù)字”,也印證了A股市場所謂的“投資”現(xiàn)狀。

  事實上,A股市場被稱為“投機市”,與上市公司不愿分紅以及分紅比例低下不無關系,也因之阻礙著資本市場的健康發(fā)展。大力提倡分紅,不僅有利于培育投資市,也有利于減少市場不必要的波動。

  美國上市公司用紅利吸引投資者

  美國投資者對公司是否分紅十分敏感,美國股民中長線投資者占絕對大多數(shù),大多數(shù)投資者購買股票后長期持有,著眼于每年的分紅或五年后的資本所得。僅有少數(shù)股民會在短期獲利后,賣出股票。收到現(xiàn)金分紅是投資者收回投資成本的一個重要方式,而不僅僅是賣出股票。同時,美國的上市公司也樂于用分紅來吸引投資者,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紅利政策的差異是反映公司質(zhì)量差異極有價值的信號,公司可以通過紅利政策向市場傳遞有關公司未來盈利能力的信息。

  如果公司連續(xù)保持較為穩(wěn)定的紅利支付率,投資者就可能對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與現(xiàn)金流量抱有較為樂觀的預期,愿意更多地投資于高紅利的公司。在美國,上市公司的股東大多都是私人股東,股價的漲跌影響到他們的財富和自身利益,他們愿意在付出稅收成本的情況下,通過分紅來提升公司的股價。

責任編輯:阿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