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新聞:財會資訊財經資訊財稅資訊審計資訊考試動態(tài):初級職稱中級職稱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

各地動態(tài):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天津江西安徽福建廣東廣西遼寧吉林山東內蒙古山西更多

首頁>會計資訊>財稅資訊> 正文

更加注重供給管理 減稅將成積極財政重心

2012-1-6 8:32 轉自互聯(lián)網 【 】【打印】【我要糾錯

  中國證券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2年我國要繼續(xù)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加大民生領域投入,積極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積極財政更多強調結構性減稅而非公共性財政支出。如何理解這一變化?

  高培勇:自2008年以來,我國的反危機操作主要是通過增加政府支出來推進的。但2012年,“減稅”而非“增支”是積極財政政策的重心所在。首先,盡管歐美經濟形勢持續(xù)震蕩給中國經濟造成拖累,但總體來看,這種不利影響不會大于2008年末和2009年初,因此不需要再采取大規(guī)模、超劑量的刺激措施,政策的擴張性操作可以相對從容。其次,在經歷了主要依靠擴大政府投資規(guī)模的“粗放型”反危機操作之后,我國調結構的迫切性凸顯。在公共性財政支出領域,政府是主導,投資是引擎,而減稅是針對企業(yè)和個人的經濟活動,有利于釋放需求,擴大內需。此外,2011年實現(xiàn)全國財政收入超過10萬億元已無懸念;跀U內需、穩(wěn)增長的調控目標,減稅不僅是必要的,也是有可能的。

  需要強調的是,為保持財政政策的擴張性,2012年財政赤字在2011年基礎上應略微增加,保持在萬億元規(guī)模。這種赤字水平一方面是應對外部沖擊做出的預調、微調,另一方面也是在考慮當前外部不利影響低于2008年的前提下有所節(jié)制。同時考慮到未來我國仍面臨著成本推動下的物價上漲壓力,這也需要對財政政策的擴張性有所控制。

  賈康:盡管歐元區(qū)的不確定性給全球經濟帶來沖擊,但“二次探底”畢竟還未成為確定性事件,而我國從短期到中期的宏觀政策走向,更應注重促進我國經濟由政策刺激向自然自主增長的有序轉變。這一轉變意義重大,有利于減少政策刺激中不可避免帶來的對于微觀主體的過多行政干預,使市場更好發(fā)揮資源配置基礎機制作用。而引導經濟的自主增長既包括放松管制與準入、鼓勵和發(fā)展公平競爭等方面,也包括積極合理實施結構性減稅,給企業(yè)主體的創(chuàng)業(yè)和發(fā)展提供更為寬松的外部環(huán)境。

  中國證券報:結構性減稅成為調控政策重心,是否意味著我國宏觀調控思路從“需求管理”轉向“供給管理”?

  賈康:對減稅的強調意味著我國宏觀調控開始更加注重“供給管理”。“需求管理”一般在發(fā)達成熟的國家有其適用性,因為較充分的競爭機制和要素自由流動,往往自發(fā)消化了較大的結構性不均衡。不過,在金融危機之后,各界對只注重總量調控而忽略結構調控的反思也在深入。

  現(xiàn)階段的中國,不論是出現(xiàn)流動性過剩壓力和通脹壓力,還是其迅速演變?yōu)榱鲃有圆蛔愫屯ǹs壓力,都存在某些領域明顯的有效供給不足、投入滯后,即結構性供需失衡。因此更需要“供給管理”。“供給管理”強調稅收中性和減稅等“減少干預”、使經濟自身增加供給的原則。針對我國現(xiàn)狀,運用政府財力著重強化經濟社會的薄弱方面和“短線”領域,增加宏觀經濟中的有效供給是當務之急。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Alice
相關熱詞: 減稅 積極財政 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