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個稅起征點調整,媒體報道說已經取得實質性進展:據有關專家透露,財政部和國稅總局起草的有關上調個人所得稅免征額(即通常所說的個稅起征點)的方案已經上報國務院。按照目前的方案,調整后的個稅起征點將不會超過3000元,而從目前的2000元上調至2500元的說法最為集中。
上調個稅起征點的呼聲首先來自民間,其國際背景是來勢洶洶的美國金融危機引發(fā)的全球性經濟衰退,國內背景是自去年以來持續(xù)的通貨膨脹。雖然經濟衰退使中國的通貨膨脹勢頭得到遏制,但持續(xù)上漲的物價與2000元的個稅起征點比,百姓仍然感到了日子的艱難。而此時恰逢金融危機,出口遇阻,拉動內需又受到百姓缺錢的制約,自然民間就有了調稅的呼喊。前幾天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也公開表示,為提高中低收入者的經濟水平以擴大內需,應當進一步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
如果我們認可姚景源代表官方的聲音,那么意味著在調整個人所得稅起征點這一問題上,官方與民間已經取得了共識。但這并不代表這件事已經有了結果,其疑點在于起征點定在2500元還是3000元上,還是這兩個數額僅僅是在“投石問路”?從近年來的經驗觀察,凡是屬于利空的消息,也就是從老百姓身上多收錢的事,職能部門都是用突然襲擊的方式,打人一個措手不及,比如每次上調車用燃油價格,這幾年從4元多/升經過幾輪現在漲到6.37元/升(93號汽油),每次都是夜里12點調整,事前都把消息封鎖得挺嚴密,諸如此類還有2007年5月30日的股票交易印花稅的調高,等等。而凡是要減輕老百姓負擔的事,都總是非常慎重,一般沒有幾個月的研究、論證、聽證等等程序,都不會出臺,比如降低印花稅、降低燃油價格等等。
因此,這幾天媒體所披露的2500元或者3000元,都讓人將信將疑,一是疑出臺調整的時間,二是疑調整后的起征點到底是多少,是2500元還是3000元,中間相差500元,為什么不能是2600元或2800元?綜合分析各方面跡象,目前這個方案,投石問路的可能性比較大,也就是決策機構先透個信兒,讓媒體披露出去看看反應,如果反對聲音不大就照此辦理,如果反應激烈,就再“研究”。
客觀地說,如果定在2500元,屬于比較保守的調整。對拉動消費和提振中低收入者信心的作用不大;如果定在3000元,考慮到2007年12月23日從1600元調到2000元,一年后的現在就調到3000元,也可理解決策者體恤民情的一片苦心。但從實際情況出發(fā)評論這個起征點,3000元還是有些低,特別是對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生活成本高的大城市及沿海地區(qū),再結合有刺激消費的背景,筆者認為,4000元~4500元應該是個比較符合實情的“點位”。
有兩個必須要提及的問題是,就個稅起征點而言,多年前就議論過的動態(tài)性調整和東西部適當有差別的話題,一直沒有相關部門投入研究。中國是個幅員遼闊、地區(qū)差別較大的國家,經濟政策與稅收政策總是“一刀切”,其實是件挺不容易得到掌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