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稅收籌劃——國際稅收籌劃方法(下)
一、對國際避稅地的利用
(一)避稅地及其特征
避稅地又稱“避稅港”,是指對收入和財產免稅或按很低的稅率課稅的國家或地區(qū)。即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政府為了吸引外國資本流入,繁榮本國或地區(qū)的經濟,彌補自身的資本不足和改善國際收支水平,吸引國際民間投資,在本國或本國的一定區(qū)域和范圍內,允許并鼓勵外國政府和民間在此投資及從事各種經濟貿易活動,同時對在這里從事投資、經營活動的企業(yè)和個人給予免納稅或少納稅的優(yōu)惠待遇。
避稅地形成的原因很多,有歷史原因、稅制原因,也有經濟發(fā)展等因素。一般情況下,成為一個避稅地的必備條件是:
(1)獨特的低稅結構。低稅是避稅地的基本特征,不但決定整個財政收入的稅收負擔輕,更重要的是直接稅的負擔輕,就是說,它必須至少在某一項重要的所得稅類型上,僅課以低稅或不課稅。因為直接稅的課稅對象是財產、資本、利潤、所得,稅收負擔難以轉嫁。如果該地區(qū)的直接稅負擔輕,就可以吸引大量的海外投資者。另外,避稅地還需要盡量少征或不征流通消費環(huán)節(jié)的消費稅、營業(yè)稅等,對商品進出口的稅收也放得很寬。因為這些“價內稅”不能適應當今世界激烈的市場競爭。
(2)安定的政治局勢。任何跨國納稅人都把財產和所得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他們對政局的變化十分敏感,最害怕承擔政治風險。如果政治上不穩(wěn)定,財產和所得得不到安全保證,減免稅收就毫無意義。因此,動蕩的政局,必然促使跨國納稅人抽走資產,轉移營業(yè)場所。
(3)理想的投資環(huán)境。具備良好的交通電訊條件和理想的地理位置對一個成功的避稅地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因為外部交通便利,內部基礎設施如郵政通訊、供水供電、機場碼頭等完善的地方,能充分滿足現(xiàn)代生產、經營和管理的要求。理想的地理環(huán)境則方便跨國投資者的往來和經營活動。
(4)寬松的政策法規(guī)。這是吸引外資的“軟環(huán)境”。首先,要敞開國門,讓投資者來去自由。如果投資條件理想,但進入避稅地投資、經營和居住要受到立法的限制,也會沖淡投資者的熱情。其次,政策要有連續(xù)性。外國投資者最怕政策多變,朝令夕改。最后,投資法規(guī)要健全。誰都不放心投資于一個法規(guī)不健全的國家。法律健全,有法可循,保護了外國投資者的權益,從而有利于外國投資者高效率地從事經營。
(5)完善的保密制度。避稅地國家或地區(qū)必須對跨國投資者的經營活動和財產提供保密。對從事跨國生產經營活動的投資者來說,能否保證其經營活動和所得、財產的秘密,對其稅收籌劃的成功是十分重要的。提供保密,可以掩蓋一些公司的虛構營業(yè)和真實所得及財產情況,以此避免居住國的稅收管轄,直接享受避稅地所提供的稅收待遇。
此外,要成為避稅地,還必須配套實行有利于發(fā)展自由貿易的寬大的海關條例、銀行管理條例、自由外匯市場機制等。特別是對于想移居的跨國納稅人來說,適宜的自然環(huán)境,的旅游資源和服務設施也是應具備的條件。
作為國際避稅地一般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征:
(1)低稅。這是國際避稅地的最基本特征。稅率低、稅負輕或根本無稅,才能產生對投資者的吸引力,才屬于提供避稅的地方。
(2)側重對跨國投資者的稅收優(yōu)惠。實行避稅地的國家,其所采取的稅收優(yōu)惠都是有針對性的。盡管有的避稅地國家或地區(qū)對國內和國外投資者給予同樣的稅收優(yōu)惠,但畢竟不多,絕大多數(shù)避稅地的稅收優(yōu)惠是側重于跨國投資者的。
(3)避稅區(qū)域明確。提供避稅的場所都有明確的范圍,有的是整個國家或地區(qū)全部,有的是其中一個或幾個島嶼,有的是一個港口城市、自由貿易區(qū)域或出口加工區(qū),在區(qū)域內才能實行低稅政策。正是由于區(qū)域明確才會產生鮮明的對比,如屬于避稅地的島國與鄰近的高稅國對比,這樣更突出了避稅地的形象,使較多的資金、業(yè)務流向避稅地。
(4)政治體制的不完整性。國際避稅地中,許多國家和地區(qū)過去是殖民地,有的至今仍是殖民地或帶有強烈的殖民地色彩,有的甚至僅是一個小島、托管地,它們其中有些避稅地迫切希望政治獨立和經濟繁榮,即一旦脫離殖民關系后,出于迅速發(fā)展本地經濟的愿望,很容易在原依托關系的基礎上過渡為避稅地。
(二)避稅地的分類
目前國際避稅地大致可分為三類。
1.純粹或標準的國際避稅地。
這種類型的避稅地沒有個人或公司所得稅、財產稅、遺產稅和贈與稅。如百幕大群島、開曼群島、巴哈馬等。
2.普通或一般的國際避稅地。
這種類型的避稅地一般只征收稅率較低的所得稅、財產稅、遺產稅和贈與稅等稅種。有些國家或地區(qū)還對來源于境外的所得免稅。這種避稅地具體可分為兩種情況:
(1)對境內外所得和財產所得等征稅,但稅負較輕,對外國經營者給予特殊稅收優(yōu)惠的國家或地區(qū)。如巴林、中國澳門、瑞士等。
(2)只對境內所得或財產征收較輕稅負的間接稅,對來自境外的所得不征稅的國家或地區(qū)。如巴拿馬、中國香港等。
3.不完全或局部的國際避稅地。
這種類型的避稅地一般實行正常的稅收制度,但有一些特殊的稅收優(yōu)惠政策或規(guī)定,或在國家的某一地區(qū)單獨實行這些優(yōu)惠政策或規(guī)定。如荷蘭、希臘、加拿大等。
(三)避稅地的作用
國際避稅地的作用主要有:
(1)影響了國際資本的流動方向。國際避稅地吸引了眾多的跨國納稅人,這對國際資本的流動起到舉足輕重的影響作用。
(2)養(yǎng)活了高稅國政府的財政收入。這對高稅國政府是不利時,但對其經濟行為也產生一定的“安全閥”作用。若無這些避稅地,納稅人在高稅負下會將其所得來源和財產同他們自己一同逃離該國,使該國蒙受更大損失。
(3)增強了跨國公司的收入??鐕臼潜芏惖卮嬖诘淖畲笫芤嬲撸璐丝梢詼p輕稅負、增加積累、擴大投資、加速發(fā)展,從而得到更多的收益。
(4)促進了國際避稅地的經濟發(fā)展。一些避稅地政策和業(yè)務帶動了建筑、運輸、旅游、服務等相關行業(yè)的發(fā)展,擴大了就業(yè)機會,增加了外匯收入,促進了金融業(yè)的興旺,為政府籌資帶來了便利,并有利于引進技術和管理等。
(四)利用避稅地進行稅收籌劃的方法
跨國納稅人利用避稅地進行稅收籌劃,實際上還是屬于回避稅收管轄權,由于它具有重要性,并且是人與物的硬件,故單獨予以介紹。一般來說,當納稅人進行下列稅收籌劃時要用到避稅地:利潤劃撥;通過稅收協(xié)定來分配稅后利潤;把稅前利潤撥往低稅收管轄權地區(qū);使行政人員報酬的稅負最小化。通過途徑主要就是在避稅地建立基地公司?;毓緦嶋H上是受控于高稅國納稅人建立避稅地的虛構的納稅實體,其經濟實質仍在其他國家。絕大部分基地公司在避稅地沒有實質性的經營活動,僅租用一間辦公用房或一張辦公桌,甚至僅僅掛一張招牌,所以這種公司也被稱為“信箱公司”或“紙面公司”。基地公司一般有四個特點:第一,設立基地公司是以減輕稅負為目的;第二,基地公司一般設在避稅地;第三,基地公司同居住國公司和第三國公司有關聯(lián),有的就是跨國公司內部的母子公司或姊妹公司;第四,基地公司是受母公司控制的。利用設立基地公司減輕稅負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把基地公司作為虛假的中轉銷售機構
假如A國母公司M,在B國和C國分別設有子公司M1和M2.M1或D國非關聯(lián)公司d的產品實際上是直接運送M2對外銷售的。若A國母公司在E國設有基地公司e,則它們之間的經濟活動關系如圖10-1所示:(略)
從圖10-1可以清楚地看出:實際上M2直接授受來自M1和d的產品,但這樣難以達到減稅的目的。于是在賬面上制造一個e,先由M1和d向e出售產品,這時的價格是低價或平價,是真實價格,然后再由e加價后出售給M2,這就成了虛假的高價產品。這部分價差形成的利潤就沉淀在e公司的賬上,而E國為避稅地,稅負低甚至是無稅的,由此達到了減輕稅負的目的。
2.把基地公司作為控股公司。
控股公司是指為了控制而非投資的目的擁有其他一個或若干個公司大部分股票或證券的公司。其主要作用有:通過持有多數(shù)股份控制商業(yè)或工業(yè)公司,起投資基金的作用;以發(fā)放浮動債券所獲得的資金為本國集團內的公司提供資金來源;收取股息、利息等消極所得。建立控股公司,一般要求子公司將所獲得的利潤以股息形式,匯回到基地公司,以達到減輕稅負的目的。
例如,一家美國子公司若如實地支付給其香港母公司的股息要向美國繳納稅率為30%的預提稅。為了避免這一預提稅的繳付,美國的這家子公司在荷蘭之間簽有雙邊稅收協(xié)定,當美國子公司在向荷蘭控股公司支付股息時,只需按5%的稅率在美國繳納預提稅,而荷蘭對控股公司收取的股息不征稅。它們之間的經濟活動關系如圖10-2所示:(略)
3.把基地公司作為收付代理的招牌公司。
跨國納稅人為了躲避對所得收入征收各類所得稅,便在避稅地設立招牌公司,專門收付代理各類所得收益品,包括收取利息、特許權使用費、勞務費和貸款,即將有關收入都轉到避稅地招牌公司的賬上。而實際上,貸款的借出、特許權的轉讓、貨物的出售以及勞務的提供均不在避稅地。
4.把基地公司作為投資公司。
這種基地公司是以從事有價證券投資為目的,主要持有其他公司優(yōu)先股、債券或其他證券的公司。它只構成某個公司很少或極少的股份,并不提供任何有意義的企業(yè)決策投票權。組建投資公司的目的是為了逃避或減輕對股息、利息、租金等所得征收的所得稅和資本利得稅。
5.把基地公司作為信托公司。
在大部分國家,信托都不具有獨立的法人地位,并且對這種信托法律關系的存在都有一定的時間限制。然而在一些避稅地,信托則可以作為法人存在,并允許一項信托長期存在,如列支敦士登。在另一些避稅地,允許建立信托,但無信托法規(guī),因而信托也可以無限長期存在,如海峽群島等,這樣在高稅國的納稅人便可將其財產或其他資產委托給避稅地的一家信托公司或受托銀行,由其處理財產的效益??鐕{稅人利用信托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財產所得和轉讓資產產生的資本利得的稅負,更由于信托資產的保密性,還可以通過信托資產的分割將其財產轉移到繼承人或受贈人的名下,借此來規(guī)避在有關國家的繼承稅、遺產稅或贈與稅。
6.把基地公司作為航運公司。
把基地公司作為航運公司的目的是為了使海運收入減少,避免稅負。由于航運公司具有流動性,公司的經營權和所有權可以分離,注冊地又可在第三國。因此,航運公司通常會在某個避稅地辦理船舶的登記手續(xù),并懸掛一面方便旗幟。所謂方便旗幟是指允許非居民船主懸掛的國旗,旗幟國政府除了收取一部分注冊費外,對掛旗船并不實行財政性或其他控制。
7.把基地公司作為金融公司。
金融公司是為公司集團內部借貸業(yè)務充當中介人或為第三者提供資金的機構??鐕{稅人為了利息收入的預提稅的減少常常借助稅收協(xié)定在某些避稅地建立金融公司,從事中介業(yè)務。它們既可充當公司內部借貸的中介,為內部融資進行調配;又可從事向非關聯(lián)企業(yè)的正常貸款業(yè)務,獲得利息收入;還可為集團成員提供進行長期投資所臨時需要的大筆資金以減輕公司稅負。為了收到滿意的效果,必須在理想的地點建立這種基地公司:首先,此地與借款人的所在國簽訂了減征或免征預提稅的稅收協(xié)定;其次,所在國稅務部門能夠容忍該公司的微利經營;再次,此地對支付貸款人的利息不征預提稅。(正保會計網校)
此外,還可以有以下的基地公司形式:(1)專利持有公司。主要經營內容是提供和轉讓各種專利權。(2)貿易公司。它是專門從事貨物或勞務貿易及租賃業(yè)務的實體。(3)受控保險公司。在跨國公司內部,為其公司成員提供保險和分保險的公司。(4)離岸銀行。是由高稅國居民在避稅地建立的以海外投資為目的的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離岸基金和以所在國非居民為業(yè)務對象的離岸銀行。(5)服務公司。指從事部分管理、卡特爾協(xié)定組織、互助基金管理或其他類似勞務的公司。
二、國際稅務策劃
跨國納稅人面對風云變幻的世界經濟氣候和錯綜復雜的國際稅務環(huán)境制定國際稅務計劃,其根本目的在于謀求全球規(guī)模的納稅負擔最小化,因此,跨國納稅人必須從全球的觀點安排經營活動,籌劃稅務,進行全球范圍的稅務策劃。
首先,要深諳各國稅收制度及相關信息。當前世界各國稅收制度千差萬別,稅種、稅率、計稅方法各種各樣,課稅關系相當復雜。此外,在各國的經營形態(tài)、收益的種類、經營內容、稅收地點,以及政治、軍事、科技、文化、民俗都無一不影響著企業(yè)的經營活動,進而影響企業(yè)的財務和稅務安排。
其次,要有多個備選方案。跨國納稅人應全面分析情況,審時度勢,從各個角度盡可能設計多個備選方案,并從中選擇最有利的方法。
再次,要有全局觀念。跨國納稅人應站在全球宏觀的高度看問題。追求每項稅負最小化并不等于整體納稅負擔最??;追求稅負最小也不等于收入一定最大。比如為了減少預提稅稅負去硬性某國,企圖利用該國與他國的稅收協(xié)定,不料該國卻有沉重的所得稅稅收。又比如某種稅收情況于己有利,但該地的經濟環(huán)境和地理環(huán)境令人不敢恭維,利用它反而會因小失大。
最后,要有長遠觀念。稅負策劃應具有前瞻性,不能殺雞取卵,為追求眼前利益而忽略長遠利益。因此,跨國納稅人應有較長時期的總體稅務計劃。
(一)避稅地及其特征
避稅地又稱“避稅港”,是指對收入和財產免稅或按很低的稅率課稅的國家或地區(qū)。即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政府為了吸引外國資本流入,繁榮本國或地區(qū)的經濟,彌補自身的資本不足和改善國際收支水平,吸引國際民間投資,在本國或本國的一定區(qū)域和范圍內,允許并鼓勵外國政府和民間在此投資及從事各種經濟貿易活動,同時對在這里從事投資、經營活動的企業(yè)和個人給予免納稅或少納稅的優(yōu)惠待遇。
避稅地形成的原因很多,有歷史原因、稅制原因,也有經濟發(fā)展等因素。一般情況下,成為一個避稅地的必備條件是:
(1)獨特的低稅結構。低稅是避稅地的基本特征,不但決定整個財政收入的稅收負擔輕,更重要的是直接稅的負擔輕,就是說,它必須至少在某一項重要的所得稅類型上,僅課以低稅或不課稅。因為直接稅的課稅對象是財產、資本、利潤、所得,稅收負擔難以轉嫁。如果該地區(qū)的直接稅負擔輕,就可以吸引大量的海外投資者。另外,避稅地還需要盡量少征或不征流通消費環(huán)節(jié)的消費稅、營業(yè)稅等,對商品進出口的稅收也放得很寬。因為這些“價內稅”不能適應當今世界激烈的市場競爭。
(2)安定的政治局勢。任何跨國納稅人都把財產和所得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他們對政局的變化十分敏感,最害怕承擔政治風險。如果政治上不穩(wěn)定,財產和所得得不到安全保證,減免稅收就毫無意義。因此,動蕩的政局,必然促使跨國納稅人抽走資產,轉移營業(yè)場所。
(3)理想的投資環(huán)境。具備良好的交通電訊條件和理想的地理位置對一個成功的避稅地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因為外部交通便利,內部基礎設施如郵政通訊、供水供電、機場碼頭等完善的地方,能充分滿足現(xiàn)代生產、經營和管理的要求。理想的地理環(huán)境則方便跨國投資者的往來和經營活動。
(4)寬松的政策法規(guī)。這是吸引外資的“軟環(huán)境”。首先,要敞開國門,讓投資者來去自由。如果投資條件理想,但進入避稅地投資、經營和居住要受到立法的限制,也會沖淡投資者的熱情。其次,政策要有連續(xù)性。外國投資者最怕政策多變,朝令夕改。最后,投資法規(guī)要健全。誰都不放心投資于一個法規(guī)不健全的國家。法律健全,有法可循,保護了外國投資者的權益,從而有利于外國投資者高效率地從事經營。
(5)完善的保密制度。避稅地國家或地區(qū)必須對跨國投資者的經營活動和財產提供保密。對從事跨國生產經營活動的投資者來說,能否保證其經營活動和所得、財產的秘密,對其稅收籌劃的成功是十分重要的。提供保密,可以掩蓋一些公司的虛構營業(yè)和真實所得及財產情況,以此避免居住國的稅收管轄,直接享受避稅地所提供的稅收待遇。
此外,要成為避稅地,還必須配套實行有利于發(fā)展自由貿易的寬大的海關條例、銀行管理條例、自由外匯市場機制等。特別是對于想移居的跨國納稅人來說,適宜的自然環(huán)境,的旅游資源和服務設施也是應具備的條件。
作為國際避稅地一般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征:
(1)低稅。這是國際避稅地的最基本特征。稅率低、稅負輕或根本無稅,才能產生對投資者的吸引力,才屬于提供避稅的地方。
(2)側重對跨國投資者的稅收優(yōu)惠。實行避稅地的國家,其所采取的稅收優(yōu)惠都是有針對性的。盡管有的避稅地國家或地區(qū)對國內和國外投資者給予同樣的稅收優(yōu)惠,但畢竟不多,絕大多數(shù)避稅地的稅收優(yōu)惠是側重于跨國投資者的。
(3)避稅區(qū)域明確。提供避稅的場所都有明確的范圍,有的是整個國家或地區(qū)全部,有的是其中一個或幾個島嶼,有的是一個港口城市、自由貿易區(qū)域或出口加工區(qū),在區(qū)域內才能實行低稅政策。正是由于區(qū)域明確才會產生鮮明的對比,如屬于避稅地的島國與鄰近的高稅國對比,這樣更突出了避稅地的形象,使較多的資金、業(yè)務流向避稅地。
(4)政治體制的不完整性。國際避稅地中,許多國家和地區(qū)過去是殖民地,有的至今仍是殖民地或帶有強烈的殖民地色彩,有的甚至僅是一個小島、托管地,它們其中有些避稅地迫切希望政治獨立和經濟繁榮,即一旦脫離殖民關系后,出于迅速發(fā)展本地經濟的愿望,很容易在原依托關系的基礎上過渡為避稅地。
(二)避稅地的分類
目前國際避稅地大致可分為三類。
1.純粹或標準的國際避稅地。
這種類型的避稅地沒有個人或公司所得稅、財產稅、遺產稅和贈與稅。如百幕大群島、開曼群島、巴哈馬等。
2.普通或一般的國際避稅地。
這種類型的避稅地一般只征收稅率較低的所得稅、財產稅、遺產稅和贈與稅等稅種。有些國家或地區(qū)還對來源于境外的所得免稅。這種避稅地具體可分為兩種情況:
(1)對境內外所得和財產所得等征稅,但稅負較輕,對外國經營者給予特殊稅收優(yōu)惠的國家或地區(qū)。如巴林、中國澳門、瑞士等。
(2)只對境內所得或財產征收較輕稅負的間接稅,對來自境外的所得不征稅的國家或地區(qū)。如巴拿馬、中國香港等。
3.不完全或局部的國際避稅地。
這種類型的避稅地一般實行正常的稅收制度,但有一些特殊的稅收優(yōu)惠政策或規(guī)定,或在國家的某一地區(qū)單獨實行這些優(yōu)惠政策或規(guī)定。如荷蘭、希臘、加拿大等。
(三)避稅地的作用
國際避稅地的作用主要有:
(1)影響了國際資本的流動方向。國際避稅地吸引了眾多的跨國納稅人,這對國際資本的流動起到舉足輕重的影響作用。
(2)養(yǎng)活了高稅國政府的財政收入。這對高稅國政府是不利時,但對其經濟行為也產生一定的“安全閥”作用。若無這些避稅地,納稅人在高稅負下會將其所得來源和財產同他們自己一同逃離該國,使該國蒙受更大損失。
(3)增強了跨國公司的收入??鐕臼潜芏惖卮嬖诘淖畲笫芤嬲撸璐丝梢詼p輕稅負、增加積累、擴大投資、加速發(fā)展,從而得到更多的收益。
(4)促進了國際避稅地的經濟發(fā)展。一些避稅地政策和業(yè)務帶動了建筑、運輸、旅游、服務等相關行業(yè)的發(fā)展,擴大了就業(yè)機會,增加了外匯收入,促進了金融業(yè)的興旺,為政府籌資帶來了便利,并有利于引進技術和管理等。
(四)利用避稅地進行稅收籌劃的方法
跨國納稅人利用避稅地進行稅收籌劃,實際上還是屬于回避稅收管轄權,由于它具有重要性,并且是人與物的硬件,故單獨予以介紹。一般來說,當納稅人進行下列稅收籌劃時要用到避稅地:利潤劃撥;通過稅收協(xié)定來分配稅后利潤;把稅前利潤撥往低稅收管轄權地區(qū);使行政人員報酬的稅負最小化。通過途徑主要就是在避稅地建立基地公司?;毓緦嶋H上是受控于高稅國納稅人建立避稅地的虛構的納稅實體,其經濟實質仍在其他國家。絕大部分基地公司在避稅地沒有實質性的經營活動,僅租用一間辦公用房或一張辦公桌,甚至僅僅掛一張招牌,所以這種公司也被稱為“信箱公司”或“紙面公司”。基地公司一般有四個特點:第一,設立基地公司是以減輕稅負為目的;第二,基地公司一般設在避稅地;第三,基地公司同居住國公司和第三國公司有關聯(lián),有的就是跨國公司內部的母子公司或姊妹公司;第四,基地公司是受母公司控制的。利用設立基地公司減輕稅負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把基地公司作為虛假的中轉銷售機構
假如A國母公司M,在B國和C國分別設有子公司M1和M2.M1或D國非關聯(lián)公司d的產品實際上是直接運送M2對外銷售的。若A國母公司在E國設有基地公司e,則它們之間的經濟活動關系如圖10-1所示:(略)
從圖10-1可以清楚地看出:實際上M2直接授受來自M1和d的產品,但這樣難以達到減稅的目的。于是在賬面上制造一個e,先由M1和d向e出售產品,這時的價格是低價或平價,是真實價格,然后再由e加價后出售給M2,這就成了虛假的高價產品。這部分價差形成的利潤就沉淀在e公司的賬上,而E國為避稅地,稅負低甚至是無稅的,由此達到了減輕稅負的目的。
2.把基地公司作為控股公司。
控股公司是指為了控制而非投資的目的擁有其他一個或若干個公司大部分股票或證券的公司。其主要作用有:通過持有多數(shù)股份控制商業(yè)或工業(yè)公司,起投資基金的作用;以發(fā)放浮動債券所獲得的資金為本國集團內的公司提供資金來源;收取股息、利息等消極所得。建立控股公司,一般要求子公司將所獲得的利潤以股息形式,匯回到基地公司,以達到減輕稅負的目的。
例如,一家美國子公司若如實地支付給其香港母公司的股息要向美國繳納稅率為30%的預提稅。為了避免這一預提稅的繳付,美國的這家子公司在荷蘭之間簽有雙邊稅收協(xié)定,當美國子公司在向荷蘭控股公司支付股息時,只需按5%的稅率在美國繳納預提稅,而荷蘭對控股公司收取的股息不征稅。它們之間的經濟活動關系如圖10-2所示:(略)
3.把基地公司作為收付代理的招牌公司。
跨國納稅人為了躲避對所得收入征收各類所得稅,便在避稅地設立招牌公司,專門收付代理各類所得收益品,包括收取利息、特許權使用費、勞務費和貸款,即將有關收入都轉到避稅地招牌公司的賬上。而實際上,貸款的借出、特許權的轉讓、貨物的出售以及勞務的提供均不在避稅地。
4.把基地公司作為投資公司。
這種基地公司是以從事有價證券投資為目的,主要持有其他公司優(yōu)先股、債券或其他證券的公司。它只構成某個公司很少或極少的股份,并不提供任何有意義的企業(yè)決策投票權。組建投資公司的目的是為了逃避或減輕對股息、利息、租金等所得征收的所得稅和資本利得稅。
5.把基地公司作為信托公司。
在大部分國家,信托都不具有獨立的法人地位,并且對這種信托法律關系的存在都有一定的時間限制。然而在一些避稅地,信托則可以作為法人存在,并允許一項信托長期存在,如列支敦士登。在另一些避稅地,允許建立信托,但無信托法規(guī),因而信托也可以無限長期存在,如海峽群島等,這樣在高稅國的納稅人便可將其財產或其他資產委托給避稅地的一家信托公司或受托銀行,由其處理財產的效益??鐕{稅人利用信托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財產所得和轉讓資產產生的資本利得的稅負,更由于信托資產的保密性,還可以通過信托資產的分割將其財產轉移到繼承人或受贈人的名下,借此來規(guī)避在有關國家的繼承稅、遺產稅或贈與稅。
6.把基地公司作為航運公司。
把基地公司作為航運公司的目的是為了使海運收入減少,避免稅負。由于航運公司具有流動性,公司的經營權和所有權可以分離,注冊地又可在第三國。因此,航運公司通常會在某個避稅地辦理船舶的登記手續(xù),并懸掛一面方便旗幟。所謂方便旗幟是指允許非居民船主懸掛的國旗,旗幟國政府除了收取一部分注冊費外,對掛旗船并不實行財政性或其他控制。
7.把基地公司作為金融公司。
金融公司是為公司集團內部借貸業(yè)務充當中介人或為第三者提供資金的機構??鐕{稅人為了利息收入的預提稅的減少常常借助稅收協(xié)定在某些避稅地建立金融公司,從事中介業(yè)務。它們既可充當公司內部借貸的中介,為內部融資進行調配;又可從事向非關聯(lián)企業(yè)的正常貸款業(yè)務,獲得利息收入;還可為集團成員提供進行長期投資所臨時需要的大筆資金以減輕公司稅負。為了收到滿意的效果,必須在理想的地點建立這種基地公司:首先,此地與借款人的所在國簽訂了減征或免征預提稅的稅收協(xié)定;其次,所在國稅務部門能夠容忍該公司的微利經營;再次,此地對支付貸款人的利息不征預提稅。(正保會計網校)
此外,還可以有以下的基地公司形式:(1)專利持有公司。主要經營內容是提供和轉讓各種專利權。(2)貿易公司。它是專門從事貨物或勞務貿易及租賃業(yè)務的實體。(3)受控保險公司。在跨國公司內部,為其公司成員提供保險和分保險的公司。(4)離岸銀行。是由高稅國居民在避稅地建立的以海外投資為目的的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離岸基金和以所在國非居民為業(yè)務對象的離岸銀行。(5)服務公司。指從事部分管理、卡特爾協(xié)定組織、互助基金管理或其他類似勞務的公司。
二、國際稅務策劃
跨國納稅人面對風云變幻的世界經濟氣候和錯綜復雜的國際稅務環(huán)境制定國際稅務計劃,其根本目的在于謀求全球規(guī)模的納稅負擔最小化,因此,跨國納稅人必須從全球的觀點安排經營活動,籌劃稅務,進行全球范圍的稅務策劃。
首先,要深諳各國稅收制度及相關信息。當前世界各國稅收制度千差萬別,稅種、稅率、計稅方法各種各樣,課稅關系相當復雜。此外,在各國的經營形態(tài)、收益的種類、經營內容、稅收地點,以及政治、軍事、科技、文化、民俗都無一不影響著企業(yè)的經營活動,進而影響企業(yè)的財務和稅務安排。
其次,要有多個備選方案。跨國納稅人應全面分析情況,審時度勢,從各個角度盡可能設計多個備選方案,并從中選擇最有利的方法。
再次,要有全局觀念。跨國納稅人應站在全球宏觀的高度看問題。追求每項稅負最小化并不等于整體納稅負擔最??;追求稅負最小也不等于收入一定最大。比如為了減少預提稅稅負去硬性某國,企圖利用該國與他國的稅收協(xié)定,不料該國卻有沉重的所得稅稅收。又比如某種稅收情況于己有利,但該地的經濟環(huán)境和地理環(huán)境令人不敢恭維,利用它反而會因小失大。
最后,要有長遠觀念。稅負策劃應具有前瞻性,不能殺雞取卵,為追求眼前利益而忽略長遠利益。因此,跨國納稅人應有較長時期的總體稅務計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