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一、績效評估方法的含義
績效管理,是指各級管理者和員工為了達到組織目標共同參與的績效計劃制定、績效輔導溝通、績效考核評價、績效結果應用、績效目標提升的持續(xù)循環(huán)過程,績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續(xù)提升個人、部門和組織的績效。
績效評估(performanceappraisal),又稱績效考評、績效考核、績效評價、員工考核,是一種正式的員工評估制度,也是人力資源開發(fā)與管理中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旨在通過科學的方法、原理來評定和測量員工在職務上的工作行為和工作效果。
常用的績效評估(績效考核)方法,總體上把它們分為:結果導向性的績效評估方法,例如,業(yè)績評定表法、目標管理法、關鍵績效指標法等;行為導向性的績效評估方法,例如,關鍵事件法、行為觀察比較法、行為錨定評價法、360度績效評估法等;特質性的績效評估方法,例如,圖解式評估量表等。
二、結果導向型績效評估方法
業(yè)績評定表法、目標管理法(MBO)、關鍵績效指標法(KPI)等,此類方法所做出的評估的主要依據(jù)是工作的績效,即工作的結果,能否完成任務是第一要考慮的問題,也是評估的重點對象。
業(yè)績評定表法,也可以稱為評分表法,可以說是一種出現(xiàn)比較早及常用的方法,它是利用所規(guī)定的績效因素(例如,完成工作的質量,數(shù)量等)對工作進行評估,把工作的業(yè)績與規(guī)定表中的因素進行逐一對比打分,然后得出工作業(yè)績的最終結果,它分為幾個等級,例如優(yōu)秀、良好、一般等。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可以作定量比較,評估標準比較明確,便于做出評價結果。它的缺點是標準的確定性問題,需要對工作必須相當了解的評定表制定者;評估者可能帶有一定的主觀性,不能如實評估。
目標管理法,是最典型的結果導向型績效評估法。40多年前, “現(xiàn)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在《管理實踐》中最早提出目標管理這一思想,對目標分解為一個個小目標。20世紀60年代以來,目標管理法被得到廣泛推廣與應用,它評估的對象是員工的工作業(yè)績,即目標的完成情況而非行為,這樣使員工能夠向目標方向努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證目標的完成。由此可見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能夠通過目標調動起員工積極性,千方百計地改進工作效率;有利于在不同情況下控制員工的方向;同時員工相對比較自由,可以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計劃和應用自己的工作方法。它的缺點是目標的設定時可能有一定的困難,目標必須具有激發(fā)性和具有實現(xiàn)的可能性;對員工的行為在某種程度上缺少一定的評價。
關鍵績效指標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它把對績效的評估簡化為對幾個關鍵指標的考核,將關鍵指標當作評估標準,把員工的績效與關鍵指標作出比較地評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目標管理法與帕累托定律的有效結合。關鍵指標必須符合SMART原則:具體性(Specific)、衡量性(Measurable)、可達性(Attainable)、現(xiàn)實性(Realistic)、時限性(Time-based)。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標準比較鮮明,易于做出評估。它的缺點是對簡單的工作制定標準難度較大;缺乏一定的定量性;績效指標只是一些關鍵的指標,對于其他內容缺少一定的評估,應當適當?shù)淖⒁狻?
個人平衡記分卡 (BSI),是哈佛大學的羅伯特.卡普蘭與波士頓的顧問大衛(wèi)·諾頓在20世紀90年代最早提出的,它包括財務緯度,顧客緯度,內部業(yè)務緯度及學習與成長緯度。在此基礎上的個人平衡記分卡能夠比較全面的進行評估,通過個人目標與企業(yè)愿景的平衡,將平衡計分卡引入人力資源管理,而這一平衡正是實現(xiàn)員工的積極性、可持續(xù)的企業(yè)績效的前提條件。
主管述職評價,述職評價是由崗位人員作述職報告,把自己的工作完成情況和知識、技能等反映在報告內的一種考核方法。主要針對企業(yè)中、高層管理崗位的考核。述職報告可以在總結本企業(yè)、本部門工作的基礎上進行,但重點是報告本人履行崗位職責的情況,即該管理崗位在管理本企業(yè)、本部門完成各項任務中的個人行為,本崗位所發(fā)揮作用狀況。
三、行為導向型的績效評估方法
與結果導向型的績效評估方法不同的是,關鍵事件法、行為觀察比較法、行為錨定評價法、360度績效評估法等都是以工作中的行為作為主要評估的依據(jù),也就是說評估的對象主要是行為。
關鍵事件法,是客觀評價體系中最簡單的一種形式,由美國學者弗拉賴根和貝勒斯在1954年提出的,通用汽車公司在1955年運用這種方法獲得成功。它是通過對工作中最好或最差的事件進行分析,對造成這一事件的工作行為進行認定從而做出工作績效評估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針對性比較強,對評估優(yōu)秀和劣等表現(xiàn)十分有效;缺點是對關鍵事件的把握和分析可能存在某些偏差。
行為觀察比較法,也叫行為觀察量表法,是各項評估指標給出一系列有關的有效行為,將觀察到的員工的每一項工作行為同評價標準比較進行評分,看該行為出現(xiàn)的次數(shù)頻率的評估方法,每一種行為上的得分相加,得出總分結果比較。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能夠有一個比較有效的行為標準,可以幫助建立工作崗位指導書;缺點是觀察到的工作行為可能帶有一定的主觀性。
行為錨定評價法,也稱為行為定位評分法,是比較典型的行為導向型評估法。它由美國學者史密斯與肯德爾在美國“全國護士聯(lián)合會”資助下研究提出的,蘭迪特和吉昂在1970年證明它可用于工作動機的評估,所以在20世紀70年代,得到廣泛的應用。它側重是具體可衡量的工作行為,通過數(shù)值給各項評估項目打分,只不過評分項目是某個職務的具體行為事例,也就是對每一項職務指標做出評分量表,量表分段是實際的行為事例,然后給出等級對應行為,將工作中的行為與指標對比做出評估。它主要針對的是那些明確的、可觀察到的、可測量到的工作行為。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評估指標有較強獨立性,評估尺度較精確;對具體的行為進行評估,準確性高一些。它的缺點是評估對象一般是從事具體工作的員工,對其他工作適用性較差;另外一個員工的行為可能出現(xiàn)在量表的頂部或底部,科學設計有助于避免這種情況,但實際中難免出現(xiàn)類似情況。
360度績效評估法,360度考核法是愛德華&埃文等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后經(jīng)1993年美國《華爾街時報》與《財富》雜志引用后,開始得到廣泛關注與應用。它是一種從不同角度獲取組織成員工作行為表現(xiàn)的觀察資料,然后對獲得的資料進行分析評估的方法,它包括來自上級、同事、下屬及客戶的評價,同時也包括被評者自己的評價。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比較全面的進行評估,易于做出比較公正的評價,同時通過反饋可以促進工作能力,也有利于團隊建設和溝通。它的缺點是因為來自各方面的評估,工作量比較大;也可能存在非正式組織,影響評價的公正性;還需要員工有一定的知識參與評估。
四、特質性績效評估方法
除了結果導向型績效評估方法和行為導向型績效評估方法外,還有一類評估方法,那就是以心理學的知識為基礎的評估方法—特質性績效評估方法,以圖解式評估量表為例。
圖解式評估量表,是一張列舉了達到成功績效所需要的不同特質(如適應性、合作性、工作動機等)的特質表,每一項特質給出的滿分是五分或七分,評估結果一般是如“普通”、“中等”、或“符合標準”等詞語。這種方法適用廣、成本低廉,幾乎可以適用于公司內所有或大部分的工作和員工。它的缺點是針對的是某些特質而不能有效地給予行為以引導;不能提出明確又不具威脅性的反饋,反饋對員工可能造成不良影響;一般不能單獨用于升遷的決策上。
其它績效評估方法還有:直接排序法、對比法、強制分布法(硬性分布法)、書面敘述法、工作計劃考核法、標桿對比法、情境模擬法等。
上一篇:DDS:當理想通向地獄
下一篇:績效管理的“三?!敝?/a>
Copyright © 2000 - odtgfuq.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