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豪歌和我就我倆共同的海釣嗜好作出了一項艱難的決定。賣掉我們心愛的游艇Bayliner.
四年前,我們將自己陳舊的、18英尺長的Thunderbird動力艇折價,換購了一艘只有1年船齡、27英尺長的Trophy Bayliner游艇式漁船。Bayliner的前主人顯然錢多得花不完,光是改裝就花了幾萬元,還配備了最新的釣魚設備。但他說用了一季之后,就覺得船太小了,不合他的胃口。他向我們展示了他新買的一艘50英尺左右的游艇,正急著在新的漁季開始前賣掉舊船。一番討價還價之后,他同意35萬元賣給我們。這可是我們倆為買一艘新船辛辛苦苦攢了好幾年的錢。
這艘Bayliner便宜得讓人不敢相信:當時,類似裝備、狀況良好的船只大約需要70萬元。這艘船的保值狀況也不錯:如果搜索一下NADA Guides的二手船估價,可以看到這艘船如今值50萬元。
豪歌是個狂熱的釣魚愛好者,買到那艘Bayliner的時候,我覺得他都要開心死了。自從1998年花15萬元買了那艘Thunderbird之后,他就一直癡迷其中。Thunderbird的船況很差,他每年都要修修補補。我們是在他買下那艘Thunderbird之后一年相遇的,此后的夏季周末和假期絕大部分時間我們都是在水上度過的:釣魚、游泳、滑水,或者就在家附近的海灣和海面上偷得半日閑。
但2002年我們的兒子都都出生后,我就知道該賣掉Thunderbird了。船體狹小不說,還沒有防護圍欄,小孩很容易就會掉到水里。船上也沒有漱洗設施,這我都抱怨好幾年了。再說,我們都想有個帶艙室的船,能讓都都在白天或晚上小睡一覺,我們也好有個難得的二人世界。
所以我們決定升級。在網(wǎng)上搜了幾個小時之后,我發(fā)現(xiàn)了這艘Bayliner,簡直再合適不過了:我喜歡寬敞的船艙,可以放下一張小床,還有水槽和廁所。豪歌看中了堅固的桅盤、自動舵機、冰箱以及眾多的電子設備。船上甚至還有舒適的長凳和遮陽蓬──每次我拉起遮陽蓬躺在長椅上都會被豪歌那些鐵桿漁友嘲笑。顯然,他們認為,如果沒有被曬黑,根本就談不上釣什么魚。豪歌很仔細地檢查了Bayliner,幾乎找不出什么不滿意的地方。我們對這條船和它的價格都太滿意了,第二天就歡歡喜喜地開車把它運回了家。
開上它從錢塘江第一次出海并不那么順當。從沒開過這么大的船:船首的安全欄和船尾的游泳跳臺讓Bayliner的總長延伸到了近30英尺。行駛達到全速時,很讓人感到膽戰(zhàn)心驚,有幾次我都擔心會翻船。每次豪歌讓我掌舵,我都非常緊張,因為我開慣了原來那條小船。船上還有個學步兒童──我們第一次把都都帶上船的時候,他只有3歲──無數(shù)次地摔倒、哭泣,很多的傷痕。但慢慢過了這些年,我們也適應了,開始享受在這條大船上的時光了。自然而然地,都都也就喜歡上了釣魚,一天結束后總是歡歡喜喜地帶著他的戰(zhàn)利品回家。此外,船大些也方便我們邀請親朋好友一同外出,豪歌很喜歡向別人展示他的寶貝船。
所以,今年1月份豪歌建議賣掉Bayliner的時候,我簡直驚呆了。
誰都知道,玩家們總說船是水上的無底洞。我們的船也不例外,況且我們還換了一個更大的洞。豪歌粗略估算下來,Bayliner每年維護過冬、存放和更換零配件的費用比原來那條小船的費用多了至少2000元,原來那條船每季的花費很少超過1000元。
但那以后,我發(fā)現(xiàn)豪歌想賣船的主要原因并非開支增加,而是壓力太大:駕駛和管理這么大一條船,以及招待一幫毫無開船經(jīng)驗的親戚朋友,讓他累壞了。他抱怨過好幾次,在船上根本沒法放松,除非只有我們倆。他要負責所有事情──打開線軸、給釣魚竿重新穿線、放魚餌、緊盯著水面以防有人醉酒駕船,還有各種意外危險。這幾年,有幾次他忙不過來的時候,請一位不會開船的親戚或朋友幫著留心是否有危險(航道上的油輪、魯莽的滑水運動員,還有我們步伐蹣跚的兒子)時,都差點出了事。
雖然我有點兒失望──Bayliner很舒適,小了恐怕就沒這么舒服了──但能看出這對我們來說是正確的選擇。維護費用成了負擔,豪歌第一次親身體會了“夢想要切合實際”這句格言的含義,F(xiàn)在他正想趕在又一個壓力重重的季節(jié)開始之前做點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