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財稅實務 高薪就業(yè) 學歷教育
APP下載
APP下載新用戶掃碼下載
立享專屬優(yōu)惠

安卓版本:8.7.60 蘋果版本:8.7.60

開發(fā)者: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線:點擊下載>

盈余管理、盈余操縱與盈余質量評價

來源: 陳旭東 編輯: 2009/10/30 18:24:22  字體:

選課中心

實務會員買一送一

選課中心

資料專區(qū)

需要的都在這里

資料專區(qū)

課程試聽

搶先體驗

課程試聽

高薪就業(yè)

從零基礎到經理

高薪就業(yè)

  【摘要】本文通過闡述盈余管理與盈余操縱的關系,辨析盈余質量、會計質量和盈利能力,揭示了盈余質量在會計信息系統(tǒng)中的位置,給出盈余質量評價的層次框架。本文提出的盈余質量評價和測度,為盈余管理的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方式。

  【關鍵詞】盈余管理;盈余操縱;盈余質量

  盈余質量是目前會計信息質量系統(tǒng)中的研究熱點,對投資者、債權人而言是最具相關性的會計信息。但是目前的研究多是從盈余管理、盈余操縱的角度來闡述盈余質量問題,學術界對其評價標準和測度變量還沒有一致的結論。以往的研究多是從應計項目的操縱性來研究盈余管理的幅度,本文提出的以質量得分為技術手段的定量方法為盈余管理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

  一、盈余管理,盈余操縱與會計作假

  盈余管理的結果影響了盈余質量,而會計質量的要求就是為了控制會計作假行為,所以在理清盈余質量與會計質量區(qū)別之前,先要明確盈余管理,盈余操縱與盈余作假的關系。無論是盈余管理還是盈余操縱,簡單地說,都是指管理層使用會計手段(如在會計選擇中使用個人的判斷和觀點)或通過采取實際行動努力將企業(yè)的賬面盈余達到所期望的水平。這種謀求私人利益是與對外財務報告過程的中立性相對立的。但是學術界認為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契約成本和代理成本,大量的實證研究也表明投資者認為盈余是比現(xiàn)金流量具有更多信息含量的數(shù)據(jù)。以股東財富最大化為目標的管理當局采取一些盈余管理的措施,可以給企業(yè)帶來正面效應,增加公司的價值。因此盈余管理和盈余操縱有交集,但不能等同。

  盈余管理和會計造假是以不超過會計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為區(qū)分點的。如大量的研究所證實的,管理當局或為了迎合資本市場監(jiān)管的要求而進行盈余管理,誤導了投資者,造成市場資源配置功能弱化;或意圖謀求更多報酬分紅而進行的盈余管理,損害了公司的價值;或由于雙重代理問題而進行的盈余管理,侵害了小股東的利益。當局者盈余操縱的手段按照方式分有會計政策選擇盈余管理和實際交易盈余管理;按具體方法分有操控應計項目、線下項目和關聯(lián)交易。這些貌似合法卻不道德的行為,在允許會計政策自由選擇、會計準則可操作性較低,以及新興經濟交易事項確認計量不確定的情況下,鉆了準則和法律的空子,是一種投機行為,也是在盈余管理研究中難以把握的灰色地帶。

  盈余操縱真正包含的是投機性的盈余管理和會計造假。會計造假是企業(yè)管理當局采用編造、變造、偽造等手法編制會計報表,掩蓋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操縱利潤的行為。這種失真的財務信息不僅誤導投資人債權人,更給整個社會的經濟秩序、信用基礎帶來嚴重危害。它是會計各種法律法規(guī)嚴格禁止的行為。

  據(jù)此,以A代表盈余管理,B代表盈余操縱,C為A與B的交集,代表投機性盈余管理,那么A-C是合理的盈余管理,B-C即為會計造假,如圖1所示。

 

圖1 盈余管理、盈余操縱、盈余造假的關系圖

  圖1中A=盈余管理;B=盈余操縱;C=A∩B=投機性盈余管理;A-C=合理的盈余管理;B-C=盈余造假

  二、盈余質量的度量和評價

  辨析盈余管理、盈余操縱、盈余造假這三個概念,有助于我們看清會計信息質量的層次關系,即從合理有效,到不合理不道德,不合法。盈余質量為會計信息中最敏感、相關性較強的一部分,一直沒有統(tǒng)一的定義和評價標準。具有代表性的有:利奧波德·A.伯恩斯坦和約翰·J.維歐德(1999)指出的“盈余質量是指盈余和評價企業(yè)業(yè)績之間的相關性”;彭曼和張小軍(2001)從目前盈余預測未來盈余的角度,將盈余質量定義為“當期盈余作為預測未來盈余指示器的能力。從這兩個定義來看,盈余質量是指當前盈余的可靠性以及預測未來盈余的相關性。作為盈余管理的直接影響結果,盈余質量區(qū)別于會計信息質量在于經歷盈余管理之后,這種報告盈余與經濟盈余的吻合程度。通常情況下,兩者之間存在著差距。差距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大,盈余質量越低;反之差距越小,盈余管理程度越小,盈余質量越高。結合上述集合描述,筆者認為,如果把A與B的并集作為整體的會計質量,不妨將盈余質量描述性地定義為集合C在集合A中的比重,即投機性盈余管理質量在總體盈余管理質量中的比重。比重越大,即投機性盈余管理越多,報告的盈余質量越差;比重降低,盈余質量提高。

  在盈余管理的研究中,目前多是用瓊斯的應計項目作為操縱的替代變量。然而盈余質量作為盈余管理的直接影響對象,能更綜合全面地反映質量狀況,從而更準確反映盈余管理程度。盈余質量得分可以作為有效的替代變量,但如何得到這一得分?一般需要高度相關的評價指標和精確的得分計量過程(如常用的主成份分析、神經網絡模型等)。本文給出盈余質量的評價體系,為得分測度提供了現(xiàn)實指標。

  (一)盈余質量的可靠性評價

  集合C即投機性盈余管理質量是盈余質量的核心部分,它是盈余管理的“灰色地帶”,鉆了現(xiàn)有會計法律法規(guī)的空子。所以這部分質量的真實性、可信性就成為評價的第一要義。一般而言,會計信息質量的可靠性主要從四個層次來分析——企業(yè)交易和性質分析;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會計估計與判斷;會計信息披露。結合盈余管理的特點,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就是濫用會計政策、應計項目,或安排實際交易、關聯(lián)方往來交易操縱盈余。所以,筆者認為,盈余質量的可靠性分析應突出企業(yè)交易事項的性質與質量分析,即交易是否具有有效的經濟實質;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是否持續(xù)、穩(wěn)定,是否存在平滑收益現(xiàn)象; 收入與費用的確認時點是否遵循一貫的會計估計與判斷。應從經濟業(yè)務的披露中分析企業(yè)核心能力的驅動因素,從會計方法的解釋分析中考察企業(yè)會計準則的應用質量。

  具體的分析指標有:關聯(lián)方交易率,以關聯(lián)方交易銷售收入與主營業(yè)務收入的比率表示,該比率越高,則說明公司的盈余質量越低。資產減值準備率,以八項資產減值準備額與資產總額的比率表示,如果該比率降低,則說明公司改變了會計政策與會計估計,盈余的可靠性較差。應計額比率,以應計額與資產總額的比率表示,其中,應計額=(期末應收款-期初應收款)+(期末存貨-期初存貨)+(期末預付款-期初預付款)-(期末應付款-期初應付款)-(期末應計費用-期初應計費用)-(期末預收款-期初預收款)-(期末應付稅金-期初應付稅金)-折舊和攤銷,如果該比率較高,則說明公司利用應計項目進行了利潤操縱,公司的盈余質量不高。

  (二)盈余質量的現(xiàn)金支持度評價

  盈余質量第二層次的控制標準是它的現(xiàn)金支持度?;跈嘭煱l(fā)生制下的應計項目為管理當局提供了很大的會計選擇空間,從而為提高賬面盈利提供了便利。類似ROA,ROE等財務指標通過操縱可以較容易得出高盈利能力的評價,但并不能說明它的盈余質量高。評價盈余質量要以收付實現(xiàn)制為基礎,以現(xiàn)金流量表所列示的各項財務數(shù)據(jù)為基本計算依據(jù),對公司盈利水平進一步檢驗從而反映公司獲取利潤的“品質”如何;否則,沒有現(xiàn)金的支持,依靠盈余管理、不良應收支撐,資產浮腫,盈利能力指標泡沫嚴重,必然出現(xiàn)盈利能力與盈利質量指標的嚴重脫離。

  具體的指標可以有:收益變現(xiàn)比率=經營活動現(xiàn)金凈流量+取得投資收益收現(xiàn)-利息付現(xiàn)-籌資費用)/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 (經營活動現(xiàn)金流量+分得的股利或利潤收現(xiàn)+債券利息收現(xiàn)-利息付現(xiàn)-籌資費用付現(xiàn))/平均股東權益;總資產收益率= (經營活動現(xiàn)金流量+分得的股利或利潤收現(xiàn)+債券利息收現(xiàn)-利息付現(xiàn)-籌資費用付現(xiàn))/平均總資產。這些指標越高,說明盈余質量有流動性很強的資產支持,盈余質量較高。

  (三)盈余質量的持續(xù)性和可預測性評價

  盈余質量評價的第三個層次是質量的持續(xù)性和可預測性。企業(yè)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操縱線下項目——營業(yè)外收支、投資收益、補貼收益。那些偶發(fā)的、非持續(xù)的收益使得盈余缺乏持續(xù)性,對未來收益也無預測價值;而經常的主營業(yè)務則能夠使盈余具有持續(xù)性、穩(wěn)定性、預測性。經驗研究中,科門迪和利普(1987)指出,當期盈余的持續(xù)性越高,市場反應越強烈,即盈余反應系數(shù)越高,反之就越低。費森和奧爾森(1995)的“干凈盈余”理論也表明,由于盈余各組成項目在穩(wěn)定性、風險性和可預測性方面的差異,因而對使用者估計企業(yè)價值具有不同的重要性。盈余的預測性可通過會計盈余的反轉性來研究(李剛,2006[5]),即未來盈余的變化與當前盈余質量狀況正相關。

  在重組購并浪潮中,劣質企業(yè)在本質沒有好轉的情況下由于獲得了巨額的重組利得而扭虧為盈;為到達資本市場增發(fā)配股的要求,上市公司操縱ROE凈資產收益率的行為就立刻引起了監(jiān)管部門的重視,證監(jiān)發(fā)[2002]55號第一條規(guī)定,申請增發(fā)新股的上市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按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與扣除前的凈利潤兩者中較低者作為凈資產收益率的計算依據(jù),這一規(guī)定也使以操縱線下項目的盈余管理不得不轉向關聯(lián)交易。但無論是線下項目還是關聯(lián)交易在特殊動機下“創(chuàng)造”出的利潤,都很難對未來企業(yè)的盈利提供相關的預測信息。

  這一層次要求的具體指標有:主營業(yè)務利潤比重=主營業(yè)務/利潤總額;非經常性損益比重=非經常性損益/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每股凈利潤=(凈利潤-非經常性損益)/普通股股份;關聯(lián)交易比重=關聯(lián)交易應收應付凈額 / 應收應付凈額。

  綜上所述,盈余質量評價體系如圖2:

 

  三、結論與啟示

  盈余質量管理中,投機性盈余管理的比重可用盈余質量的可信度、現(xiàn)金支持度、主營業(yè)務的支持度等來衡量測度。這就從定性、定量的角度描述了盈余質量這一概念。盈利質量作為盈余管理的直接影響者,雖與會計質量一樣對應于權責發(fā)生制下的一般財務報告體系,但其評價還依賴于收付實現(xiàn)制的現(xiàn)金流量表;盈余質量屬于會計質量的子系統(tǒng),集中體現(xiàn)著報告質量的相關性,盈利能力是盈余質量的一個方面,其可信度,現(xiàn)金流支持度,持續(xù)性等都有待于對盈余質量的評價。本文提供了盈余質量現(xiàn)實的評價指標,在未來的研究中,可以通過測度盈余質量給出質量得分來研究盈余管理。以往的研究多是從應計項目的操縱性來研究盈余管理的幅度,本文提出的質量得分的定量方法可以使得盈余管理從橫向的企業(yè)間、行業(yè)間,縱向的時間差異中比較分析,拓寬其研究思路和視野。

  【參考文獻】

  [1] 寧亞平. 盈余管理的定義及其意義研究[J].會計研究,2004,(9).

  [2] 鄧鳳嬌 鄧鳳蘭. 盈余管理基本涵義的再探討[J].財會通訊,2003,(1):(273).

  [3] 酈玉敏. 我國上市公司盈余質量評價的現(xiàn)實方法[J].商業(yè)研究,2005,(15),總第323.

  [4] 張?zhí)m萍. 介紹幾種衡量上市公司盈余持續(xù)性的指標[J].財會月刊(會計),2006,(5).

  [5] 李剛. 盈余持續(xù)性、盈余信息含量和投資組合回報[J].

  [6] 侯曉紅. 上市公司盈余質量的六維分析[J].財會月刊(會計)2006,(9).

  [7] 卜華. 上市公司盈余質量的測度體系設計[J].會計之友,2006年第5期下.

責任編輯:小奇
學員討論(0

實務學習指南

回到頂部
折疊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00 - odtgfuq.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