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財稅實務 高薪就業(yè) 學歷教育
APP下載
APP下載新用戶掃碼下載
立享專屬優(yōu)惠

安卓版本:8.7.80 蘋果版本:8.7.80

開發(fā)者: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線:點擊下載>

2024年初級經濟師《財政稅收》高頻考點: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

來源: 正保會計網校 編輯:南風 2024/09/30 14:46:54  字體:

選課中心

書課題助力備考

選課中心

備考交流群

速來尋找學習搭子

備考交流群

資料專區(qū)

硬核干貨等你來

資料專區(qū)

免費題庫

海量好題免費做

免費題庫

還在慵懶模式的你,趕緊切換忙碌狀態(tài)努力學習;讓那些夢想生出花,讓未來的路都變坦途!

距離2024年初級經濟師考試僅剩最后的一個月備考時間,時間緊,任務重!網校為大家整理了初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知識高頻考點,速get速背!

第十章 政府預算管理

考點: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

(一)年度預算平衡與跨年度預算平衡

1.年度預算平衡——每一年的財政收支結果都應是平衡的預算。

缺陷:容易忽略潛在的財政風險;在年度預算中,各項收支已由預算確定好了,具有法律性,在一個預算年度內進行收支結構的調整就會受到限制,與年度內的不確定因素產生矛盾;限制了政府對未來更長遠階段的考慮。

2.跨年度預算平衡——預算收支的對比關系應在一定的經濟周期內保持平衡,而不是在某一個特定的財政年度內保持平衡。

(二)構建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

1.預算超收及短收的平衡機制

對于一般公共預算執(zhí)行中出現的超收收入,在沖減赤字或償還債務后用于補充預算穩(wěn)定調節(jié)基金;出現短收則采取調入預算穩(wěn)定調節(jié)基金或其他預算資金進行補充、削減支出等實現平衡,如若仍不能平衡則通過調整預算、增列赤字來實現。

超收收入——年度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實際完成數超過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批準的預算收入數的部分。

短收——年度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實際完成數小于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批準的預算收入數的部分。

【提示】超收和短收中所實際完成數和預算收入數,不包括轉移性收入和政府債務收入。

2.預算赤字的彌補機制

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必須對不可避免的預算赤字的彌補作出制度安排。中央預算赤字在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國債余額限額內發(fā)債平衡;省級政府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后增列赤字,增列赤字可以通過在國務院下達的本地區(qū)政府債務限額內發(fā)行地方政府一般債券予以平衡。

設區(qū)的市、自治州以下各級一般公共預算年度執(zhí)行中出現短收的,應當通過調入預算穩(wěn)定調節(jié)基金或者其他預算資金、減少支出等方式實現收支平衡;采取上述措施仍不能實現收支平衡的,可以通過申請上級政府臨時救助平衡當年預算,并在下一年度預算中安排資金歸還??梢钥闯?,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對所出現的預算赤字進行彌補時仍要經過法定程序,按照規(guī)定的彌補方式辦理。

3.實施中期財政規(guī)劃管理

中期財政規(guī)劃:是指財政部門會同政府各部門在分析預測未來3~5年重大財政收支情況時,對規(guī)劃期內一些重大改革、重要政策和重大項目研究政策目標、運行機制和評價辦法的基礎上,編制形成的跨年度財政收支方案。

我國中期財政規(guī)劃的類型:我國初步實施的中期財政規(guī)劃按照三年滾動方式編制,更接近于中期財政框架,也是中期預算的過渡形態(tài)。

關于中期財政規(guī)劃與年度預算的關系:

(1)分年度來看,中期財政規(guī)劃的第一年規(guī)劃約束對應年度預算,后兩年規(guī)劃指引對應年度預算。年度預算執(zhí)行結束后,對后兩年規(guī)劃及時進行調整,再添加一個年度規(guī)劃,形成新一輪中期財政規(guī)劃。

(2)分級次來看,全國中期財政規(guī)劃對中央年度預算編制起約束作用,對地方中期財政規(guī)劃和年度預算編制起指導作用。地方中期財政規(guī)劃對地方年度預算編制起約束作用。部門三年滾動財政規(guī)劃對部門預算起約束作用。

聲明:本文是正保會計網校教研團隊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正保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學員討論(0
回到頂部
折疊
網站地圖
关闭

Copyright © 2000 - 2025 odtgfuq.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