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老師,日常工作中,購買的商品,款項已經支付,但是發(fā)票沒有回來,做賬: 借:庫存商品-X 貸:應付賬款-應付暫估款 借:應付賬款-A 貸:銀行存款 如果后期確定對方不給開具發(fā)票做賬: 借:應付賬款-應付暫估款 貸:應付賬款-A 老師這樣寫分錄對嗎
溫馨提示:如果以上題目與您遇到的情況不符,可直接提問,隨時問隨時答
速問速答您的分錄步驟基本正確,但需注意以下幾點:
1. 確保業(yè)務真實性,先暫估入賬。
2. 后期發(fā)票未到,應調整暫估分錄,沖回原暫估入賬金額。
3. 如果最終仍無法取得發(fā)票,需與供應商溝通解決,避免財務風險。
4. 暫估需及時跟進,確保最終能獲取正式發(fā)票,否則可能影響稅前扣除。
建議定期核對暫估情況,確保會計處理合規(guī)。
09/24 10:12
84785004
09/24 10:22
老師,如果上述步驟,發(fā)票一直不到,沖回暫估金額,那就是應付賬款-A要一直掛賬,不去平嗎,我這個東西賣出去了結轉了成本,暫估沖掉,結轉的成本怎么辦,有關這筆業(yè)務庫存成負數了
堂堂老師
09/24 10:26
遇到這種情況,應按照以下步驟處理:
1. 確認暫估:定期檢查暫估金額是否合理,確保其基于實際交易。
2. 及時調整:一旦確認無法收到發(fā)票,應及時調整賬目,將暫估金額沖回至應付賬款賬戶。
3. 成本結轉:當商品已銷售并完成成本結轉時,應調整已結轉的成本,抵消相應的暫估成本。
4. 庫存管理:如果庫存成本出現負數,這通常表示賬面記錄與實際庫存狀態(tài)不符。需要立即查明原因,可能是賬務處理錯誤或物理庫存盤點有誤。應立即進行糾正,通過調整庫存和成本記錄來反映實際情況。
處理此類問題時,重要的是保持賬目準確,及時更新,確保財務報表真實反映業(yè)務狀況。同時,加強與供應商溝通,盡量避免類似情況發(fā)生。
84785004
09/24 10:35
老師,好像看懂了,但是分錄可能理解起來有點問題,老師能幫忙寫下具體整套的分錄流程嗎,謝謝
堂堂老師
09/24 10:38
當然,以下是完整的分錄流程:
1. 初始暫估(假設采購金額為X元):
- 借:庫存商品-X
- 貸:應付賬款-應付暫估款-X
2. 支付貨款(假設已支付金額為Y元):
- 借:應付賬款-應付暫估款-Y
- 貸:銀行存款-Y
3. 確認無發(fā)票,沖回暫估(假設最終金額為Z元):
- 借:應付賬款-應付暫估款-Z
- 貸:庫存商品-Z
4. 商品銷售后,結轉成本(假設銷售金額為A元,成本為B元):
-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B
- 貸:庫存商品-B
5. 若庫存成本負數:
- 通過調整其他相關科目(如其他應收款、營業(yè)外支出等)抵消庫存負數,確保財務報表準確反映實際業(yè)務情況。
請注意,實際操作時需根據公司具體會計政策及行業(yè)規(guī)范調整分錄細節(jié)。
84785004
09/24 10:44
老師,第二步驟支付貨款,應付賬款的二級明細是"應付暫估款”不是供應商名稱嗎,供應商名稱不在業(yè)務中體現嗎
堂堂老師
09/24 10:46
在您的描述中,"應付暫估款"是用于記錄暫估金額的二級科目,而非供應商的名稱。在實際操作中,"應付暫估款"通常是一個單獨設置的科目,用于在收到貨物但未收到發(fā)票時記錄預估的應付金額。而供應商的具體信息則會在應付賬款的主科目下按不同供應商分別設立明細科目。
因此,當您支付貨款時,分錄會涉及兩個步驟:
1. 暫估階段:記錄預估的應付金額
- 借:庫存商品-X
- 貸:應付賬款-應付暫估款-X
2. 支付貨款:實際支付已確認的應付金額(此時可能基于發(fā)票金額調整暫估金額)
- 借:應付賬款-應付暫估款-Y(可能調整后的金額)
- 貸:銀行存款-Y
請注意,上述分錄中的"Y"代表實際支付的金額,這個金額可能與初始暫估金額"X"不同,取決于是否收到正式發(fā)票及其確認的金額。如果收到發(fā)票金額小于暫估金額,需要調整暫估金額;如果大于,則無需調整,直接支付即可。
84785004
09/24 10:57
老師,如果不用暫估,當時合同談的就是說不開票,那我入賬時就按正常入
購入貨物時:
借: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A供應商
支付貨款:
借:應付賬款-A供應商
貸:銀行存款
賣出商品正常確認收入結轉成本
匯算清繳時納稅調增嗎
堂堂老師
09/24 10:59
如果合同明確約定不開具發(fā)票,且您已支付貨款并收到貨物,您可以按照實際交易情況入賬,即:
1. 購入貨物時:
- 借:庫存商品
- 貸:應付賬款-A供應商
2. 支付貨款時:
- 借:應付賬款-A供應商
- 貸:銀行存款
3. 賣出商品時,確認收入并結轉成本。
至于匯算清繳時是否需要納稅調整,關鍵在于稅法規(guī)定和您所在國家/地區(qū)的具體稅務政策。一般情況下,如果沒有合法的發(fā)票作為成本憑證,可能會導致成本無法在稅前扣除,從而影響利潤計算,需要進行納稅調整。具體是否需要納稅調整以及如何調整,建議咨詢專業(yè)的稅務顧問或查閱相關稅務法規(guī),以確保符合當地稅務要求。
在沒有發(fā)票的情況下,企業(yè)可能需要通過其他方式證明交易的真實性,比如合同、收據或其他書面證據。這些證據可能有助于在稅務審計時證明成本的合理性,減少被要求納稅調整的風險。
84785004
09/24 11:02
好的,老師,無票采購的貨物賣出去,我需要給客戶開票嗎,還是不開票按未開票收入申報納稅。
堂堂老師
09/24 11:06
對于無票采購的情況,您在向客戶出售商品時是否需要開具發(fā)票,主要取決于以下幾個因素:
1. 稅收政策:不同地區(qū)、不同類型的銷售可能有不同的規(guī)定。有的地方可能允許企業(yè)自行決定是否開具發(fā)票,尤其是當采購方無法提供發(fā)票時。然而,這種情況下,企業(yè)往往需要提供其他形式的證明文件來支持交易的真實性和價格的合理性。
2. 合同約定:如果您的銷售合同中有明確規(guī)定關于發(fā)票的條款,您應當遵循合同約定。合同可能要求在特定條件下開具發(fā)票,或者允許在某些情況下不開發(fā)票。
3. 商業(yè)實踐:在某些行業(yè)中,由于發(fā)票的復雜性或成本,一些企業(yè)可能選擇對某些交易不開發(fā)票。在這種情況下,企業(yè)需要確保交易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以及遵守所有相關的會計和稅務規(guī)定。
4. 稅務合規(guī):即便是在某些情況下允許不開票銷售,企業(yè)仍然需要按照稅法規(guī)定申報銷售收入,并可能需要進行納稅調整。這意味著即使不開具發(fā)票,也需要報告銷售額,并按照稅率計算應繳納的稅費。
總之,無票采購的貨物在銷售時是否需要給客戶開票,應當結合具體的稅收政策、合同約定、商業(yè)實踐以及稅務合規(guī)要求來綜合考慮。建議在操作前咨詢專業(yè)稅務顧問或會計師,確保操作符合當地的法律法規(guī)。
84785004
09/24 11:10
好的,老師,工作中有好用AI嗎
堂堂老師
09/24 11:12
在財務工作中使用AI技術可以提高效率和精確性,例如:
1. 自動化報表生成:AI可以自動收集數據、進行分析,并生成財務報表,減少人工錯誤和節(jié)省時間。
2. 數據分析:AI能夠快速處理大量數據,識別模式和趨勢,幫助進行預測分析,支持決策制定。
3. 智能審核:AI系統(tǒng)可以審查交易記錄,檢測異常行為或潛在的欺詐活動,提高審計效率。
4. 預測性財務規(guī)劃:利用機器學習模型預測未來的財務狀況,如現金流、收入和支出,幫助企業(yè)做好預算規(guī)劃。
5. 自然語言處理:AI可以理解和生成人類語言,用于處理客戶服務、咨詢和文檔生成,提高響應速度和準確性。
6. 智能合約:在區(qū)塊鏈技術中,AI可以用于執(zhí)行復雜的條件判斷和自動執(zhí)行合同條款。
選擇合適的AI工具和技術時,應考慮企業(yè)的具體需求、預算和技術基礎。同時,確保遵守數據保護法規(guī),維護用戶隱私和信息安全。
84785004
09/24 11:17
老師,哪款AI工具好用
堂堂老師
09/24 11:20
選擇適合財務工作的AI工具時,主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 功能適用性:確保工具提供的功能能滿足你的財務需求,比如報表自動化、數據分析、預測分析、智能審核等。
2. 集成能力:工具應能與你現有的財務軟件(如ERP、會計軟件)無縫集成,以便數據可以直接傳輸和同步。
3. 用戶體驗:易用性很重要,包括界面友好、操作簡便、文檔齊全、客戶服務支持等。
4. 安全性:確保工具提供足夠的安全措施來保護敏感的財務數據。
5. 成本效益:考慮工具的初期投資、維護成本以及長期的運營費用。
6. 技術支持:良好的技術支持和更新頻率也是關鍵因素,確保工具能夠持續(xù)適應變化的需求和技術發(fā)展。
以下是一些知名的財務AI工具供參考:
- Anaplan:提供全面的企業(yè)級分析和計劃解決方案,適用于預算編制、財務分析和業(yè)務預測。
- Oracle Autonomous Data Warehouse:基于云的數據倉庫服務,提供高級數據分析和AI驅動的洞察力。
- SAP Analytics Cloud:集成了AI功能的商務智能平臺,支持預測分析、情境分析等。
- Tableau:可視化分析工具,結合AI算法提供數據探索和預測分析能力。
- IBM Watson Analytics:提供自然語言查詢和可視化分析功能,簡化數據分析過程。
- Microsoft Power BI:微軟的商業(yè)智能工具,支持AI增強的分析和預測模型。
選擇時,最好根據你的具體需求、預算和團隊的技術能力來評估和試用不同的工具,以找到最適合你的解決方案。
84785004
09/24 11:30
好的,謝謝老師
堂堂老師
09/24 11:35
不客氣,有任何財會相關的問題隨時歡迎提問。祝你工作順利!
閱讀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