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會計網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潘序倫會計誠信思想的內涵

2010-09-21 10:41 來源:李竝

  序倫先生是我國杰出的會計學家、教育家、會計專家,1924年哈佛大學企業(yè)管理碩士和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學成回國,先后在國立暨南大學、上海商科大學等學校任教,致力于引進和傳授西方先進的會計知識和技術。1927年辭去一切社會職務,抱著“實業(yè)救國”、“教育救國”的理想,憑借其特有的遠見卓識,自主艱苦創(chuàng)業(yè),先后創(chuàng)辦了會計師事務所、會計補習學校、會計函授學校、會計高等專科學校和會計高級職業(yè)學校、圖書用品社等一系列以“立信”命名的經典品牌,并以此引領了中國現代會計事業(yè)的繁榮發(fā)展,奠定了他會計學界泰斗的地位。

  所謂“信”,其本意為“人言”,“人言為信”,它強調的是不欺不詐,遵守諾言。在古漢語語境中,信是一種具體的道德品格,是立身基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信作為道德規(guī)范,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義務關系,具有價值傾向性和道德本體意義。而“誠”和“信”,基本上涵義相同,在現代漢語里可以互相通用。

  潘序倫會計誠信思想的形成與其自身教育經歷和所處文化背景有關,更是依據會計職業(yè)本質并順應時代要求的產物。潘序倫自幼深受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儒家思想熏陶,儒家認為,“信”是四教之一,是人道德的基本準則,為政之道要以誠信為先,與人交往要以誠信相待,研究學問也要以誠實為本。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正值西方經濟大蕭條時期,經濟危機引發(fā)了世界范圍內人們對信用危機、尤其是會計信用的思考。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潘序倫豎起“立信”的招牌,創(chuàng)建起“立信”會計事業(yè)。

  在從事會計事業(yè)的過程中,潘老先生始終以“立信”為思想追求和行事準繩,篤信、言傳、身踐著會計誠信思想。這一思想體現在“立信”這一命名中、體現在學校的24字校訓中,體現在他多次的著文、演講中,也體現在他日常的工作實踐和教育實踐中。從這些資料里,本文將潘序倫會計誠信思想的內涵歸納為以下三點:一是職業(yè)道德,二是治學態(tài)度,三是人格素養(yǎng)。

  一、誠信是一種職業(yè)道德

  誠信首先是一種職業(yè)道德。會計是一項具有廣泛社會性的事業(yè),與社會經濟聯系緊密,在會計師事務所成立的第二年,潘序倫本著“取信于社會”這一會計職業(yè)的特殊要求,取《論語》中“民無信不立”之意將事務所更名、冠以“立信”,打出“誠信”這一響亮的招牌,要求同仁公正服務社會、建立廣泛的信用。潘序倫先生多次著文闡發(fā)他的會計職業(yè)道德思想,強調誠信在職業(yè)道德內涵中的核心地位。在《中國之會計師職業(yè)》一文中,潘序倫提到:“夫學識經驗及才能,在會計師固無一項可缺,然根本上究不若道德之重要性。因社會環(huán)境,千變萬化,利誘威脅,無處不極。會計師茍無強固之道德觀念,則在執(zhí)行職務之際,存在可以代人舞弊,存在可以為己舞弊。然會計師之為職業(yè),實為工商業(yè)保障信用為設,茍有不道德行為,而自喪其信用,則此項職業(yè),即失去根本存在之理由,違背國家社會期望之意愿,可不慎哉。”同時指出,誠信是各行各業(yè)所倚賴的道德品質,但比較起來,對會計職業(yè)尤其重要。因為會計師職業(yè)存在的依據和唯一目的,就是“建立社會各界財政上的信用”,如果本身不能“以絕對誠信自期”,更談不上為他人的信用作證明了,所以誠信是會計師職業(yè)成敗的關鍵。在《吾國之會計師職業(yè)》、《談談會計人員的職業(yè)道德》等文章中,他也著重談到會計師的使命是建立社會之信用,承辦業(yè)務必須在“信”字上多下功夫,對人對事,要保持“信譽”,以建立“信用”為要件。會計師是社會的“經濟警察”,會計誠信表達了會計對社會的一種基本承諾,即客觀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現實經濟活動反映出來,忠實地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服務。會計人員,必須樹立誠信觀念、堅守誠信這一職業(yè)道德,嚴格自律。由此可見,誠信思想在潘序倫這里,首先是一種職業(yè)道德要求。

  二、誠信是一種治學態(tài)度

  誠信也是一種治學態(tài)度。誠信最根本的內涵是不欺人、不自欺,F代會計作為一個需要專業(yè)知識的職業(yè),不欺人的前提首先要求不自欺,即業(yè)務上要扎實過硬,才能為社會提供科學有效的服務。潘序倫自己求學一向刻苦勤奮。早年在圣約翰大學讀書時,他年紀比別的學生大,英文底子比別的學生薄。剛插班讀四年級時,他聽課都困難重重(圣約翰大學教師授課用英語),說不對一句簡單會話,但憑著刻苦精神,日夜苦讀,一年后英文畢業(yè)演講,他竟得了第一名。潘序倫不僅自身誠信治學,也不斷對同仁和學校同學強化這一思想。他認為,會計比其他任何職業(yè)都事務繁瑣、責任重大,會計從業(yè)者在技術上必須精益求精,既要有扎實的基本功,又要勤奮學習新的知識,會計人員要在記賬、算賬、報賬等方面都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確,沒有絲毫差錯,就必須勤學苦練,精通專業(yè)。

  誠信治學的思想集中體現在立信會計人才的培養(yǎng)方面。潘老帶領下的立信學校素有從嚴治校、從嚴治教、從嚴治學的優(yōu)秀傳統,以“認真”二字為主導,對師生高標準、嚴要求。教師要認真?zhèn)湔n,認真批改作業(yè);學生考試成績以70分為及格,考試作弊要開除學籍;并且通過課程、教材和師資等方面的著力建設來保障教育的高質量。立信有一支數量可觀、質量超群的專兼職師資隊伍。除了由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的會計師、立信學校的歷屆優(yōu)秀畢業(yè)生以及其它高校招聘來的畢業(yè)生所組成的穩(wěn)定高效的專職教師隊伍外,學校還從社會上聘請有關專家、教授、學者來校兼職,如黃炎培、馬寅初、黃逸峰、章乃器等都在立信講過課。鑒于當時研究會計科學的人不多,會計教材大都采用外文原版,譯著也只有幾本薄記,高深之作不多見等情況,潘序倫在事務所內附設編譯科,領導組織同仁大力研究國外會計新理論,并且結合中國國情和會計實務,編譯出版《立信叢書》!读⑿艆矔肪帉憰r,要求做到內容切合實際、說理不厭詳明、文筆力求流暢三點,解放前的20年里,先后編輯出版了二百多種書,被不少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暢銷全國。學校精良的師資和緊跟時代變化,充實新穎的課程內容有力促進了高標準的學生培養(yǎng)。另外,學校還鼓勵學生組建學術社團,舉辦《會計季刊》、《會計學報》等學術刊物,經常邀請社會名流、學者舉行學術講座或時事報告,組織學生到工廠參觀學習,舉行珠算、書法比賽等,激發(fā)學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刻苦鉆研的精神,培養(yǎng)他們嚴謹、好學的學風。

  潘序倫認為,“惟有優(yōu)越之會計人才,庶政府與企業(yè)之會計能日臻于完善,間接足以促進國家社會之進步,收效迅速而宏大。”對于財會人員來說,99分也不算及格,只有100分才算及格。會計從業(yè)者必須嫻熟技能和高尚品德兼?zhèn),誠信執(zhí)業(yè)、誠信治學。

  三、誠信是一種人格素養(yǎng)

  誠信更是一種會計人格素養(yǎng)。1937年,立信“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處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當必有成”24字校訓的提出,標志著潘序倫會計誠信思想由職業(yè)道德、治學態(tài)度更上了一個層次,即訴諸為一種人格要求。立志和守身,強調的是個人修養(yǎng)。立志是起點,守身是維持和延續(xù)。“立志”是要樹立以“信”為基的志向。志向一旦樹立,就會變成行動的方向與動力。有高遠的志向,就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守身”則是要把這種志向內化為人生觀和價值觀,持之以恒地貫穿于人發(fā)展的始終。也就是說潘老先生要求學生不但要把“信”作為人生起步的目標,而且要成為保持終身的信仰。處事和待人,是要將“信”融于“行”中,充分體現在處事和待人的行為中。將“信”作為自覺性的習慣行為,既不需要外部的監(jiān)督和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而成為一種自我意識的流露。以信“處事”和“待人”,其人文含義首先在于對“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總和”這個科學判斷的認同,也就是說,作為社會的人,個人與他人的交流、合作是生存的必須手段和途徑。誠信是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處理人際關系的重要德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信”不僅僅是一種出自道德動機的品質,而且還是一種明智的行為準則。不僅是會計人員的從業(yè)資格要求,而且是他們的核心價值觀和精神氣質。潘序倫認為,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必須在立志、守身、處事、待人等方面,建立信用。“毋忘立信,當必有成”是說,不忘母校教誨,本著誠信的人格操守去工作和生活,就會在社會上立于不敗之地。這一點,立信一些知名校友的回憶做了充分的證明:“從效果來看,立信會計學校很多畢業(yè)生,在當時失業(yè)嚴重的舊社會,比較容易獲得就業(yè)機會;立信會計師事務所查賬、顧問業(yè)務與日俱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上對‘立信’的信任,也反映了‘建立信用’與否和事業(yè)成敗,休戚相關。”

  1940年,在《敬告國內有志于會計職業(yè)之青年》一文中,潘老也提出“信之一字,所包甚廣。簡言之,即誠實不欺,言行如一,有諾必踐之謂也。孔子云,民無信不立?梢娦艦槲崛肆⑸碇,尤為吾會計從業(yè)員之要件,此因吾輩會計員受重人托,擔任金錢財產之記錄、保管及管理工作,設稍于信字有虧,則不僅本人名裂,亦將貽害社會。故凡會計員必先養(yǎng)成其會計的人格,所謂會計的人格,即可以信之一字概括之。”重申了“誡信”是會計人格素養(yǎng)的基本內容。

  當今社會,會計誠信的缺失已經成為一個國際性的難題。會計誠信的缺失,增加了市場的交易成本,阻礙著市場的正常發(fā)育,制約著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面對歷史的教訓和現實的危機,重塑會計誠信、加強會計教育、凈化會計從業(yè)環(huán)境成為理論界與實務界共同關注的焦點。財政部副部長王軍在多次講話中強調,誠信是中國會計獨特而豐富的精神內核和靈魂,誠實守信的品格是構成中國會計精神的四大要件之一。潘序倫先生是中國近現代會計界最早倡導誠信思想,大規(guī)模開展誠信教育的先驅,深刻挖掘潘老先生會計誠信思想的精髓對我國誠信現狀的改善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l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