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時期,吳越王錢為斂資聚財,征收了名目繁多的雜稅,他還規(guī)定,杭州西湖邊的漁民每天要繳納鮮魚數(shù)斤,以供其全家食用。因其住所系以前做節(jié)度使時的宅邸,便稱這種額外稅收為“使宅魚”。當時的錢塘縣縣令、大詩人羅隱看到百姓深受“使宅魚”之苦,想勸諫又苦于沒有機會。不久,錢王召見羅隱時,拿出一幅《?L溪垂釣圖》,說要和羅隱吟詩唱和。羅隱見畫的是姜太公呂望于?L溪直鉤釣魚的故事,靈機一動“何不詩諫?”于是當場口占一絕:“呂望當年展廟漠,直鉤釣國更如何?若叫生在西湖上,也是須供使宅魚!”錢王聽罷,沉吟半晌,忽而開懷大笑道:“你用心良苦,令朕感動。連姜太公都怕納‘使宅魚’,看來,朕得把這魚稅免了。”當即下旨免去“使宅魚”。劉伯溫夜寫奏章減田賦據(jù)說,劉伯溫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yè),建立明朝后,回到家鄉(xiāng)青田察訪民情。當他來到水南嶺時,看到幾個衙役正押著一個相貌忠厚的農(nóng)民走過,劉伯溫問旁邊的農(nóng)民:“他犯了什么罪?”這個農(nóng)民唱起山歌來回答:“三年大旱三年災,百家種田百家哀;缸無粒米怎完稅?官吏日日捕人來。”劉伯溫經(jīng)調查當?shù)卮_遭三年大旱而田賦未減時,決心請求洪武帝給青田百姓減免田賦。于是,他在嶺頭村子住下,連夜寫奏章,一直到天亮才寫好。洪武帝朱元璋上朝后,從太監(jiān)手里接過劉伯溫的奏章,邊看邊念:“青田,青田,疊石成田。田無水,民無糧,賦糧減半、減半再減半……”這時,只見劉伯溫從容地跨出一步,跪下磕頭說:“謝主隆恩!”朱元璋這才恍然大悟,中了劉伯溫的計,可是君無戲言,就只好同意減掉青田部分田賦。據(jù)說青田人們感激劉伯溫的恩情,為紀念他,就把他通宵達旦寫奏章的村子,取名為“章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