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加快推進信息化技術轉化為審計生產力
近幾年,湖北省審計廳主動適應形勢發(fā)展,立足解決實際問題,滿足審計業(yè)務和審計管理的實際需求,牢牢把握三大抓手,加快計算機技術與審計工作的融合,大力推進數字化技術在審計工作中的運用,及時把先進的信息技術轉化為現實的審計生產力,有效推進了審計工作轉型。
堅持把信息化技術作為審計干部必備技能來抓。針對審計工作任務重和審計力量不足矛盾,被審計單位經濟往來關系復雜,審計風險與日劇增的現實,該廳始終堅持把信息化技術作為審計人員的必備技能來抓,明確要求所有審計干部必須具備計算機操作技能,所有項目必須運用信息化手段。并按照“全員普及、突出骨干”的原則,全方位、分層次、多循環(huán)開展計算機審計培訓,全員計算機應用水平大幅提高,審計干部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工作能力全面增強。據統(tǒng)計,近三年,全省審計機關共舉辦各類計算機知識培訓50多期,培訓5000多人(次)。其中,省廳舉辦了20多期AO認證考試培訓班,培訓2000多人,1625人通過參審計署AO認證考試;舉辦了3期計算機骨干或師資培訓班,為各地培訓骨干和師資人員200多人;舉辦了6期中級培訓班,培訓人員324人,獲得中級證書的281人。目前,省廳機關能夠獨立采集與分析處理審計數據的人員占一線審計人員的70%;能夠獨立應用審計應用軟件或數據庫技術的審計人員占一線審計人員的90%。
堅持把信息化技術作為現代審計方式方法來抓。為積極適應財稅管理信息化和網絡化發(fā)展形勢,該廳始終堅持把信息化技術作為現代審計方式方法來抓,本著“先試點、再總結、后推廣”的原則,鼓勵大膽試、大膽闖,積極探索計算機審計方法路子。先后在老河口、夷陵區(qū)等地開展聯網審計試點,總結并在全省推廣了以在線審計、實時審計為特征的預算執(zhí)行聯網審計經驗,建立了全省4個市州、18個縣(市、區(qū))的財政聯網審計系統(tǒng),初步實現了對所有預算單位或全部財政資金的實時在線審計,審計“免疫系統(tǒng)”功能得到了有效發(fā)揮。研發(fā)構建了“湖北省動態(tài)審計監(jiān)測系統(tǒng)”,與省地稅局等部門通過省電子政務MPLS/VPN實現聯網。同時,還積極開展了全省高速公路聯網收費系統(tǒng)以及電子數據信息系統(tǒng)審計試點。目前,省審計廳安排審計項目開展計算機審計的覆蓋面達到100%,市州審計項目開展計算機審計的覆蓋面達到70%以上,縣市區(qū)審計項目開展計算機審計的覆蓋面達到50%以上。
堅持把信息化技術作為先進審計管理手段來抓。該廳采取“拿來主義”、“實用主義”的辦法,全面部署審計署開發(fā)的OA系統(tǒng),建成全省審計機關之間互聯互通的審計管理系統(tǒng)網絡,全面提高審計項目計劃、審計統(tǒng)計、審計信息、審計檔案、審計公文流轉的規(guī)范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為實行科學的審計管理和建立嚴密的審計質量控制體系提供技術保障。積極探索了信息化條件下大型項目審計組織管理方式,初步形成了以“一個大型項目統(tǒng)一指揮中心,因特網和遠程撥號網兩條通道,一個大數據的集中式處理平臺,以技術、人才和制度為支撐的三個依托”為框架的大型項目組織管理體系,實現在同一項目、同一時間、不同區(qū)域、不同審計人員資源共享、業(yè)務協同,組織管理整體聯動。近幾年,在鄉(xiāng)鎮(zhèn)債務、村級債務、政府債務、二級公路政府還貸債務、行政事業(yè)單位資產清查等20多個大型項目審計中,全部采用了這種方式,既保證了信息數據快速安全傳遞,又提高了審計質量。
初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資產評估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大綱 | 試題 | 復習 |
中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高級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試題 | 評審 | 復習 |
注冊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會計基礎知識 | 指南 | 動態(tài)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
稅務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大綱 | 復習 | ACCA考試 | 指南 | 動態(tài)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