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財稅實務 高薪就業(yè) 學歷教育
APP下載
APP下載新用戶掃碼下載
立享專屬優(yōu)惠

安卓版本:8.7.70 蘋果版本:8.7.70

開發(fā)者: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線:點擊下載>

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經濟法基礎》知識點講解:法律基礎

來源: 正保會計網校 編輯: 2012/05/09 09:39:06  字體:

招生方案

書課題助力備考

選課中心

資料專區(qū)

硬核干貨等你學

資料專區(qū)

免費題庫

海量好題免費做

免費題庫

會計人證件照

照片一鍵處理

會計人證件照

考試提醒

重要節(jié)點不錯過

考試提醒

2012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經濟法基礎》第一章 總 論

知識點一、法律基礎

  一、法的本質和特征

  1.法的本質

  法的本質是統(tǒng)治階級意志的體現(xiàn),統(tǒng)治階級意志內容由統(tǒng)治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

  2.法的特征:法作為一種特殊的行為規(guī)則和社會規(guī)范,不僅具有行為規(guī)則、社會規(guī)范的一般共性。還具有自己的特征。

 ?。?)法是經過國家制定或認可才得以形成的規(guī)范,具有國家意志性;

  (2)法憑借國家強制力的保證而獲得普遍遵循的效力,具有強制性;

  (3)法是確定人們在社會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的行為規(guī)范,具有利導性;

 ?。?)法是明確而普遍適用的規(guī)范,具有規(guī)范性。

  二、法律關系

  1.法律關系的主體

  法律關系的主體又稱權利主體或義務主體,是指參加法律關系,依法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當事人。

  (1)公民(自然人)。由公民組成的特定主體,如個體戶、農戶、合伙人,也可參與某些特定的經濟法律關系。

  (2)機構和組織(法人)

 ?、賴覚C關,包括國家權力機關(立法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和國家司法機關;

 ?、诟鞣N企業(yè)事業(yè)組織;

  ③各政黨和事業(yè)團體。

 ?。?)國家。(特定主體)

  (4)外國人、無國籍人和外國社會組織。

  2.法律關系的內容

 ?。?)權利是指法律關系主體依法享有的權益,表現(xiàn)為權利享有者依照法律規(guī)定具有的自主決定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種行為、要求他人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種行為的自由。

  (2)義務是指法律關系主體依照法律規(guī)定所擔負的必須作出某種行為或者不得作出某種行為的負擔或約束。

  法律義務包括積極義務(納稅、服兵役)和消極義務(不得毀壞公共財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財產安全)。

  提示:(1)任何一方的權利都必須有另一方義務的存在,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

 ?。?)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都受國家法律保障。

  3.法律關系的客體

  (1)物。物可以是自然物;也可以是人造物;還可以是財產物品的一般價值表現(xiàn)形式——貨幣及有價證券。

 ?。?)非物質財富。也稱精神產品或精神財富,包括知識產品和道德產品。

 ?。?)行為。如生產經營行為、經濟管理行為、完成一定工作的行為和提供一定勞務的行為等。

 ?。?)人身。人身是由各個生理器官組成的生理整體(有機體)。

  注意以下幾點:(1)活人的整個身體,不得視為法律上的“物”,不能作為物權、債權和繼承權的客體,禁止販賣或拐賣人口,禁止買賣婚姻;(2)權利人對自己的人身不得進行違法或者有傷風化的活動,不得濫用人身或自踐人身和人格,如賣淫、自殺、自殘行為就屬于違法或法律不提倡的行為;(3)對人身行使權利時必須依法進行,不得超出法律授權的界限,如有監(jiān)護權的父母不得虐待未成年子女的人身。

  三、法律事實

  法律事實能夠直接引起法律關系發(fā)生、變更或者消滅的情況。法律事實是法律關系發(fā)生、變更和消滅的直接原因。依據是否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標準,法律事實可以劃分為兩大類:法律事件和法律行為。

 ?。ㄒ唬┓墒录?/p>

  1.法律事件,是指“不以人的主觀意志轉移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發(fā)生、變更和消滅的法定情況或者現(xiàn)象。

  2.事件可以是自然現(xiàn)象,如地震、洪水、臺風、森林大火等不因人的因素造成的自然災害;也可以是某些社會現(xiàn)象,如爆發(fā)戰(zhàn)爭、重大政策的改變等。

 ?。?)由自然現(xiàn)象引起的事實又稱絕對事件;

 ?。?)由社會現(xiàn)象引起的事實又稱相對事件。

  (二)法律行為

  法律行為,是指以法律關系“主體意志為轉移”,能夠引起法律后果,即引起法律關系發(fā)生、變更和消滅的人們有意識的活動。它是引起法律關系發(fā)生、變更和消滅的最普遍的法律事實。根據不同標準,可以對法律行為作多種的分類:

(1)合法行為與違法行為根據行為是否符合法律規(guī)范的要求,即行為的法律性質所作的分類。
(2)積極行為與消極行為根據行為的表現(xiàn)形式不同,對法律行為所作的分類。
(3)(意思)表示行為與非表示行為根據行為是否通過意思表示所作的分類。表示行為,是指行為人基于意思表示而做出的具有法律意義的行為;非表示行為,是指非經行為者意思表示而是基于某種事實狀態(tài)即具有法律效果的行為,如拾得遺失物、發(fā)現(xiàn)埋藏物等。
(4)單方行為與多方行為根據主體意思表示的形式所作的分類。
(5)要式行為與非要式行為根據行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實質要件,可以分為要式行為和非要式行為。
(6)自主行為與代理行為根據主體實際參與行為的狀態(tài),可以把法律行為分為自主行為和代理行為。自主行為,是指法律主體在沒有其他主體參與的情況下以自己的名義獨立從事的法律行為;代理行為是指法律主體根據法律授權或其他主體的委托而以被代理人的名義所從事的法律行為。

  四、法的形式和分類

  1.法的形式。我國法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形式:

 ?。?)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我國現(xiàn)行憲法是1982年憲法,至盡經過4次修改(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

 ?。?)法律(法律效力僅次于憲法)

  ①基本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

 ?、谄渌桑喝珖舜蠹俺N瘯贫?;

 ?。?)行政法規(guī)(次于憲法和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規(guī)):國務院制定的規(guī)范性文件;

 ?。?)地方性法規(guī):省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guī)范性文件;

 ?。?)自治法規(guī):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規(guī)范性文件;

  提示:自治區(qū)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后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或者自治區(qū)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后生效,并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特別行政區(qū)法律;

 ?。?)行政規(guī)章

 ?、俨块T規(guī)章:國務院所屬部委制定的規(guī)范性文件;

  ②地方政府規(guī)章: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規(guī)范性文件;

 ?。?)國際條約

  提示: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等非規(guī)范性文件不是法的形式之一。

  2.法的分類。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對法作不同的分類:

(1)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根據法的創(chuàng)制方式和發(fā)布形式所作的分類。
(2)根本法和普通法根據法的內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所作的分類
(3)實體法和程序法根據法的內容所作的分類
(4)一般法和特別法根據法的空間效力、時間效力或對人的效力所作的分類
(5)國際法和國內法根據法的主體、調整對象和淵源所作的分類
(6)公法和私法以法律運用的目的為劃分的依據

  五、法律部門與法律體系

 ?。ㄒ唬┓审w系與法律部門的概念

  法律部門又稱部門法,是指根據一定標準和原則所劃定的同類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法律部門劃分的標準首先是法律調整的對象,即法律調整的社會關系。

 ?。ǘ┪覈F(xiàn)行的法律部門和法律體系

  根據九屆人大常委會的意見,我國現(xiàn)行法律體系劃分為以下七大法律部門:

  1.憲法及憲法相關法;

  2.民法商法;

  3.行政法;

  4.經濟法;

  5.社會法;

  6.刑法;

  7.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

  我國的訴訟制度分為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三種,發(fā)生經濟糾紛,除訴訟外,還可以通過仲裁這種非訴訟的方式解決。

學員討論(0
回到頂部
折疊
網站地圖
关闭

Copyright © 2000 - 2025 odtgfuq.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