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財稅實務 高薪就業(yè) 學歷教育
APP下載
APP下載新用戶掃碼下載
立享專屬優(yōu)惠

安卓版本:8.7.50 蘋果版本:8.7.50

開發(fā)者: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線:點擊下載>

住所、居所與經營場所的基本含義及稅務處理

來源: 中國稅務報 編輯:那個人 2023/07/14 14:03:41  字體:

住所、居所與經營場所,雖然都指處所,但其實是三個截然不同的概念,涉及的稅收政策不同,稅務處理方式也有較大差異。

住所、居所與經營場所的基本含義及稅務處理

容誠稅務師事務所合伙人劉劍說,對自然人而言,居所指一個人在一定時間內居住的處所,不要求當事人具有永久居住的意圖;住所則是一個人以久住的意愿長期居住的處所。民法典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經常居所與住所不一致時,將經常居所視為住所。對法人而言,民法典第六十三條則規(guī)定:法人以其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為住所。而經營場所是一個通俗概念,指企業(yè)法人主要業(yè)務活動、經營活動的處所。

“相比較而言,經營場所比住所的范圍更廣?!眹叶悇湛偩钟嘁κ卸悇站值谝欢悇账L何杰說,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進一步為企業(yè)松綁減負激發(fā)企業(yè)活力的通知》(國辦發(fā)〔2020〕29號),經營主體可以登記一個住所和多個經營場所。由此可見,法人的住所具有唯一性,是一家公司取得民事主體資格或法人資格的必要條件,而經營場所可泛指企業(yè)法人業(yè)務活動、經營活動所使用的場所?!敖洜I場所和法人住所雖然法律意義不同,但實際工作中往往是同一個地點,因此經常被混為一談?!焙谓苷f。

需要注意的是,居所和住所的范圍也存在差異—— 一名自然人可以擁有多處居所,住所卻只有一個。同時,住所往往不會用于企業(yè)納稅人稅收事項的判定。

在稅務處理中,住所、居所與經營場所三個概念的適用對象也有所不同。

據何杰介紹,個人所得稅采用的是“住所”概念。個人所得稅法以在中國境內是否有住所,或者無住所但以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是否居住累計滿183天為標準,將納稅人分為居民納稅人和非居民納稅人。居民納稅人就其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納稅,非居民個人就其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納稅。這里的“有住所”是特定概念,表示因戶籍、家庭、有經濟利益關系而在中國境內的習慣性居住。

企業(yè)所得稅方面,企業(yè)所得稅法規(guī)定,居民企業(yè),指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或者依照外國(地區(qū))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yè)。劉劍分析,企業(yè)所得稅法上雖然沒有直接強調住所或居所,但根據公司法的規(guī)定,依法設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記機關發(fā)給公司營業(yè)執(zhí)照,公司營業(yè)執(zhí)照應當載明公司的名稱、住所、注冊資本、經營范圍、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項。換句話說,居民企業(yè)要辦理注冊登記,有住所是前提條件之一。而對非居民企業(yè),企業(yè)所得稅法強調的是在中國境內是否設立機構、場所。

住所或經營場所的概念也廣泛應用在城市維護建設稅法領域。城市維護建設稅法根據納稅人所在地不同,設置了不同的適用稅率。其中,城市維護建設稅法第四條明確,納稅人所在地,指納稅人住所地或者與納稅人生產經營活動相關的其他地點,具體地點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確定。

中瑞稅務集團副總裁孔令文發(fā)現(xiàn),近年來,我國部分地區(qū)基于區(qū)域布局或政府鼓勵發(fā)展等背景,制定了地區(qū)性的特殊稅收政策,如海南、橫琴、霍爾果斯、前海等。為避免濫用特殊區(qū)域性稅收優(yōu)惠政策,政策往往會明確實質性經營的具體要求。擁有固定經營場所,也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基礎條件。

住所、居所、經營場所的不同判定情況對應的稅率征收標準、稅收優(yōu)惠政策的享受上都可能存在差別。對此,孔令文建議,實操層面,對于納稅人,特別是跨境業(yè)務或跨境收支比較頻繁的納稅人而言,需要關注納稅義務發(fā)生地及居民身份的問題?;趯ψ∷⒕铀?、經營場所等概念的理解,準確適用稅收政策,梳理納稅義務,并正確核算申報納稅信息,規(guī)避稅務風險。

◆ 做賬報稅實訓班專注解決會計上崗實操,全盤講解、軟件實操、工作答疑,助力您成為職場小能手!

更多推薦:

實務會員   會計培訓   稅收政策

結算清繳是指什么,它與匯算清繳有何區(qū)別?

全盤賬是什么?全盤賬會計的工作流程是什么

實務學習指南

回到頂部
折疊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00 - odtgfuq.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