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廣東部分地區(qū)旱情歷史罕見
“今年廣東省一些地區(qū)的降水量之少創(chuàng)了歷史紀錄。”廣東省氣象局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陳新光在23日召開的廣東省農業(yè)抗旱工作專家會商會上說。韶關、梅州、河源、清遠、揭陽等九個旱情較嚴重的地級市農業(yè)局負責人和專家參加了會議,匯報今年以來的旱情,探討進一步抗旱措施,保證冬種和春種的豐收。
陳新光介紹說,今年廣東省的降雨量排在1961年以來的倒數第七位,平均降水量1413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244毫米,偏少的幅度為17.3%;洷焙突洊|地區(qū)旱情嚴重,其中,普寧、大埔、饒平、仁化和潮州地區(qū),降水量之少排在歷史同期的第一位。受此影響,目前全省農作物受旱面積202萬畝,成災面積54萬畝,絕收面積4.18萬畝,接近15萬名群眾飲水發(fā)生困難。
今冬明春旱情的嚴峻形勢再次凸顯出發(fā)展節(jié)水農業(yè)的必要。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研究員黃慶介紹,在農業(yè)用水效率方面,全國平均單方灌溉水糧食產量約為1公斤,而世界上先進水平的國家平均單方灌溉水糧食產量達到2.5—3.0公斤。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qū)仍然采取傳統(tǒng)的大水漫灌方式,農業(yè)節(jié)水灌溉面積占有效灌溉面積的35%,而一些發(fā)達國家,節(jié)水灌溉面積比例都達到了80%以上。我國水資源的浪費非常嚴重。
黃慶建議,必須改變農民粗放用水的習慣,樹立節(jié)水意識,做到“未旱籌謀”。同時,要大力推廣節(jié)水工程技術,如噴灌技術、微灌技術、渠道防滲技術、低壓管道輸水技術、膜上灌技術、水稻灌溉技術、改進溝畦灌技術等。
與節(jié)水一樣,開源同樣有助于緩解旱情。人工增雨在前一段時期對旱情的緩解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冬季的廣東地區(qū)氣候基本由干燥的東北季風控制,所以人工增雨的機會極少。不過,氣象部門仍將加強天氣監(jiān)測,抓住有利時機,積極開展人工增雨作業(yè)。
上一篇: 河南工商聯工作期待更多新“亮點”
初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資產評估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大綱 | 試題 | 復習 |
中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高級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試題 | 評審 | 復習 |
注冊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會計基礎知識 | 指南 | 動態(tài)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
稅務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大綱 | 復習 | ACCA考試 | 指南 | 動態(tài)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