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色不減
薔薇,不知開放于哪一刻,幾日之后,便已到四月的最后一天。
粉色,淡而不重,風(fēng)微香濃,未見狼籍闌珊,亦非晚妝非夢境。枝上刺兒隱而不見,花趕時(shí),緊追于墻里墻外,依欄笑迎人,色卻不減。
無語銷魂依然是春色,氣溫入夏,春意散落路邊。
叮當(dāng)?shù)拟徛,似笑聲沖擊著春意,化作一地的離情,入了花香的隊(duì)伍,韻味醉人,如醉還醒。一雙清澈的眼睛注視薔薇花,伸出稚嫩的小手卻在自己羞澀可愛的表情里,在就要與花沒有距離的那一刻收回。忍不住吟一句,春去也,天上人間,卻不見流水落花。
在夏日緩存的春意中,竟然沒有理由地想起魯迅先生《無花的薔薇》系列文章。記得其中有一句:“已不是寫‘什么無花的薔薇’的時(shí)候了。雖然寫的多是刺,也還要些和平的心。”國家與民族的意識(shí)在我這一刻是沒有的,只是因?yàn)榛ㄩ_了,就想起與它有關(guān)的一些東西來。甚至我把薔薇的刺與花已模糊在一起,更不可能在細(xì)微的詞句排列中尋找論戰(zhàn)的理由。當(dāng)然也因沒有可以爭論的人,可爭的,值得爭的,都不在這一刻,如春天躲避夏天一般,順其自然。
無花的薔薇,無刺的薔薇都不是此刻可以站住腳的詞匯。薔薇開得正艷,看著它的開放,你會(huì)說,花的美麗并不只與春天有關(guān)。其實(shí),不只魯迅先生文中之意,其它一切墨寫的文字,散文詩詞,唯美情節(jié),都不如眼前的花最真實(shí)。
陽光,接近正午,有些刺眼,干脆閉起眼睛,卻見朵朵薔薇依然清晰,在形的清晰中一種感覺朦朧人的思維,如隔窗看風(fēng)景,如執(zhí)意看透輕紗后的心情。天,不再炎熱,開始涼涼的,直到漸漸地失去了可以感知的溫度。于是輕輕地說春天還在,而且初來……
手觸花枝的那一瞬間回到現(xiàn)實(shí),看著血順著指尖滴落在地……
“無刺的薔薇是沒有的。――然而沒有薔薇的刺卻很多”
“以上都是空話。筆寫的,有什么相干?”
先生文中幾個(gè)句子跳出來,把原本針鋒相對(duì)的愛國之意的深刻拿來移用在這里最平淡最無人注意的一種心情的邊緣,生活,愛情,聚散離別,春去夏來,迎秋盼冬。
血不掩于墨寫的謊言,也不醉于夏日的春意,人清醒著。春天去了,去的只是溫度。一頁花謝,一章離情,滿紙春去不歸,眼前卻是夏日薔薇春意深深。
一切墨寫的文字,都不如眼前的花最真實(shí),我深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