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性格
“瀏陽河,彎過了九道彎,五十里水路到湘江……”一曲湖南民歌《瀏陽河》唱響半個世紀。尋聲、問跡、探源,不覺中已接近瀏陽河源頭——瀏陽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
接湘江北上、臨江西東去,大圍山海拔1600余米,屬羅霄山脈東段,面積約230平方公里。
五月的南方,綠,由稚嫩變得成熟,天氣已開始發(fā)熱。進入景區(qū)公路,車,像綠海中爬行的一只渺小的甚至可以被忽略的瓢蟲,而路,簡直就像從深綠的袖筒里鉆過一般,一個拐角,便不見了來時的蹤跡。
約莫一個時辰,車行至海拔1500余米的五指石峰,駐足俯瞰,山坡下、深溝里,映山紅遍紅、遍粉、遍白,似健康肌膚,白里透著紅,又似火般燃盡山野,揮潤天色。松柏、竹林,圍而居其次,牽起深綠的綢帶,不讓人輕易靠近,驚擾這驕人的紅。極目遠眺,群山莽莽,峰峰相扣,也許是缺少奇峰突兀的緣故,山形柔和,不作大的跌宕,連山里的石頭也是以橢圓形居多,并無太多奇石,暫且稱之為圓石吧,這些圓石直徑大小不一、堆疊形狀不同,也就成為景致罷了,遠不如張家界天門山的險、奇,而更多地是彰顯其柔美、圓潤、含蓄,甚至很難得到初來的游人賞識。
我不敢用太多的文字贊美這山的深邃、飄渺、秀逸以及它——溪水、瀑布、植物的神奇,因為自己的渺小和才疏、因為前人留下的筆跡太過濃重,而可望不可及。轉(zhuǎn)念間,只想觸摸這相貌平凡的圓石:袒露山體外的圓石,直徑大則8、9米,小則70、80厘米,材質(zhì)屬花崗巖。圓石表面多為黑褐色,部分長有墨綠、鮮綠的苔蘚,圓石或獨處、或群聚,靜于路邊、崖邊、溪澗,如果不是此時此地出現(xiàn)、如果是換一個稀疏平常之處擺放,誰也不會察覺出它的久遠,但它的確是第四紀冰川留給人類的物證,其歷史價值可與國內(nèi)外著名的廬山第四紀冰川遺跡媲美。
石頭常常被人貶義,義同木納、愚笨、頑固,抑或常把笨拙人的話語比作石頭會唱歌,我不敢茍同。因為這山里作響的除開鳥鳴,還有那:溪中泉水戲巨石,這頭響起那頭落。也是這不惹眼的圓石,托起這山,道出這山的性格:不張揚、不驕橫、含蓄內(nèi)斂、外柔內(nèi)剛、堅忍不拔,你能說它木納、愚笨、頑固不化嗎?
這圓石,平凡,不奇異,沒有米芾賞石的“秀、瘦、雅、透”,不受人爭寵,但卻據(jù)此億萬年,任由天崩、地裂、風吹、雨打、霜凍、人辱的摧殘和磨難,傲然屹立,不折不撓,頂著天、立著地,扛著山、壘著河。
提及瀏陽,也就提及大圍山,它是瀏陽河的發(fā)源地,是古老文化、現(xiàn)代思想和革命的發(fā)源地之一。俗話說:一方山水養(yǎng)育一方人,元朝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歐陽玄、戊戌變法志士譚嗣同、民國先驅(qū)唐才常、焦達峰、黨和國家的卓越領(lǐng)導人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國家副主席王震、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彭佩云、中顧委主任王首道等等俊彥人杰,如磐石,出自瀏陽,卻屹立在中國的歷史長河,扛起民族振興的大旗,鑄就了一個民族的脊梁和靈魂。
不張揚、不驕橫、外柔內(nèi)剛、堅忍不拔,是這山的性格。
上一篇: 初讀《紅樓夢》有感
下一篇: 多情不似無情苦·彼岸花語
初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資產(chǎn)評估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大綱 | 試題 | 復習 |
中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高級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試題 | 評審 | 復習 |
注冊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會計基礎(chǔ)知識 | 指南 | 動態(tài)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
稅務(wù)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大綱 | 復習 | ACCA考試 | 指南 | 動態(tài)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