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報載,開通僅一個月的深圳市國稅局網(wǎng)站點擊率達到15萬余人次,“納稅大戶排行榜”和“欠稅曝光臺”吸引了眾多納稅人的目光。納稅人在“紅榜”和“黑榜”中享有的名聲,成為各路商家衡量合作對象誠信度的一桿秤。
我國市場經(jīng)濟體制初步建立,偷逃稅收、不講信用的情況仍然普遍存在。把納稅記錄公布于眾,自然會引來社會各方面的極大關注。其實,這在市場經(jīng)濟發(fā)達的國家已經(jīng)不是什么稀罕事兒。在美國,偷逃稅是嚴重的犯罪行為,一經(jīng)查出,輕者要被罰款,重者則要被判刑。美國的稅務部門同樣非常重視對打擊偷逃稅的宣傳。在美國國稅局的網(wǎng)頁上,經(jīng)?梢钥吹揭恍┩堤佣愓弑涣P款和判刑的案例,以提醒人們引起重視。前者是法律的懲罰,而后者正是一種道德力量的約束。
發(fā)達國家的人們納稅意識為什么比較強?偷逃稅的現(xiàn)象為什么比較少?這其中有法治比較嚴密的一面,也有道德水平比較高的一面。在這樣的制度構建中,依法納稅就是誠信納稅的同義語。如果有人偷逃騙稅,置稅法于不顧,那不僅是道德層面的光榮與可恥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法律上的違法犯罪問題。制度讓人們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如果有人連具有法律強制力的納稅義務都不自覺履行,誰還會相信他在商務上的承諾?
當前,在我國按照市場經(jīng)濟運行規(guī)律,讓依法納稅、誠實守信的納稅人獲得政府優(yōu)待和褒獎,讓有偷、騙、逃稅行為的失信者為失信付出高昂代價,其意義尤其重大。近兩年,山東、上海、深圳等省、市稅務機關試行信用等級分類制度,對納稅信用良好的企業(yè)予以優(yōu)惠和表彰;對存在弄虛作假、隱瞞收入、虛假申報、故意偷逃騙稅、偽造發(fā)票等違法違章行為的企業(yè),取消其信譽等級評定資格,實行全面檢查、重點監(jiān)控。這一措施使一些納稅人嘗到了甜頭,使另一些納稅人嘗到了苦頭。以深圳為例,在網(wǎng)站“欠稅曝光臺”公布的第一期欠稅公告中,某實業(yè)有限公司被點了名,當這家公司的合作方發(fā)現(xiàn)這一情況后,認為該實業(yè)公司信譽不佳,決定撤銷購貨計劃。該實業(yè)公司總經(jīng)理痛心地說:“早知如此,悔不當初。”為了消除不良影響,該實業(yè)公司用最快的速度補繳了所欠的稅款。
從打擊涉稅犯罪的司法實踐看,今年9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騙取出口退稅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1月5日,又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偷稅抗稅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這些司法解釋操作性強,為司法機關依法辦理涉稅犯罪案件,嚴懲偷稅、抗稅和騙取國家出口退稅犯罪活動,提供了明確的法律適用依據(jù)。
10月15日新的《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正式施行。該法從誠信納稅的角度,確立了國家實行納稅信譽等級評定管理的制度。第48條規(guī)定了稅務機關負責納稅信譽等級評定工作,明確了稅務機關要充分利用征管信息資源,健全誠信納稅的評價機制、激勵機制和監(jiān)督機制,做好納稅人納稅信譽等級評定工作,為建立稅收信用體系提供了法規(guī)依據(jù)。
盡管目前納稅信譽等級評定的具體辦法尚在緊鑼密鼓的制定之中,但是,從納稅信用等級分類管理的探索中,從有關司法解釋的推出,從廣大納稅人對良好納稅信用環(huán)境的期盼中,我們已經(jīng)真切地感受到:隨著我國稅收法律體系的不斷完善和誠信納稅的道德倡導,以及一系列既有激勵又有約束的稅收運行機制的建立健全,誠信納稅將會成為一種社會風尚。
- 發(fā)表評論
-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