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作為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減稅降費舉措,留抵退稅是一項直達基層、直接惠及市場主體的紓困措施。今天,跟大家一起來梳理一下相關政策。
一、一般行業(yè)留抵退稅
自2019年4月1日起,試行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制度。
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納稅人,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增量留抵稅額:
1.自2019年4月稅款所屬期起,連續(xù)六個月(按季納稅的,連續(xù)兩個季度)增量留抵稅額均大于零,且第六個月增量留抵稅額不低于50萬元;
2.納稅信用等級為A級或者B級;
3.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發(fā)生騙取留抵退稅、出口退稅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情形的;
4.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因偷稅被稅務機關處罰兩次及以上的;
5.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的。
所稱增量留抵稅額,是指與2019年3月底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稅額。
納稅人當期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增量留抵稅額×進項構成比例×60%
進項構成比例,為2019年4月至申請退稅前一稅款所屬期內已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含稅控機動車銷售統(tǒng)一發(fā)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解繳稅款完稅憑證注明的增值稅額占同期全部已抵扣進項稅額的比重。
納稅人應在增值稅納稅申報期內,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留抵稅額。
納稅人出口貨物勞務、發(fā)生跨境應稅行為,適用免抵退稅辦法的,辦理免抵退稅后,仍符合本公告規(guī)定條件的,可以申請退還留抵稅額;適用免退稅辦法的,相關進項稅額不得用于退還留抵稅額。
納稅人取得退還的留抵稅額后,應相應調減當期留抵稅額。按照本條規(guī)定再次滿足退稅條件的,可以繼續(xù)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留抵稅額,但本條第(一)項第1點規(guī)定的連續(xù)期間,不得重復計算。
二、先進制造業(yè)留抵退稅
自2019年6月1日起,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部分先進制造業(yè)納稅人,可以自2019年7月及以后納稅申報期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增量留抵稅額:
1.增量留抵稅額大于零;
2.納稅信用等級為A級或者B級;
3.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發(fā)生騙取留抵退稅、出口退稅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情形;
4.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因偷稅被稅務機關處罰兩次及以上;
5.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
所稱部分先進制造業(yè)納稅人,是指按照《國民經濟行業(yè)分類》,生產并銷售非金屬礦物制品、通用設備、專用設備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銷售額占全部銷售額的比重超過50%的納稅人。
上述銷售額比重根據納稅人申請退稅前連續(xù)12個月的銷售額計算確定;申請退稅前經營期不滿12個月但滿3個月的,按照實際經營期的銷售額計算確定。
所稱增量留抵稅額,是指與2019年3月31日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稅額。
部分先進制造業(yè)納稅人當期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增量留抵稅額×進項構成比例。
三、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yè)留抵退稅
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yè)可以按月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
所稱增量留抵稅額,是指與2019年12月底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稅額。
所稱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yè)名單,由省級及以上發(fā)展改革部門、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門確定。
政策文件
1.《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39號)
2.《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14號)
3.《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明確部分先進制造業(yè)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84號)
4.《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8號)
(點擊圖片即可報名參與)
還想學習更多財稅知識嗎?快來正保會計網校-開放課堂吧!
近日正保會計網校-開放課堂推出新活動——領航計劃,房地產、電商、建筑、進出口、工程、政府,六大熱門行業(yè)會計,老師大咖,實操干貨,小白變大咖一站速成!四大會計必備技能,讓您學會做事事半功倍,前途無憂!玩轉短視頻,讓您開啟短視頻副業(yè)變現,每月收入多1個0!
現在六課聯(lián)報:任一一門行業(yè)會計+四大會計必備技能+短視頻,最低可享2.5折優(yōu)惠!還在等什么?還不快來報名!
Copyright © 2000 - odtgfuq.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