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財會23號
頒布時間:1985-04-24 00:00:00.000 發(fā)文單位:財政部
一、總 說 明
一、為了加強中外合資經營工業(yè)企業(yè)的會計核算和會計管理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會計制度》的規(guī)定,制定《中外合資經營工業(yè)企業(yè)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
二、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財政廳、局和國務院各主管部門可以結合本地區(qū)、本部門的具體情況,對本制度規(guī)定的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格式,作必要的補充,并報財政部備案。
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中外合資經營工業(yè)企業(yè),應根據本制度的規(guī)定,以及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財政廳、局或國務院主管部門的補充規(guī)定,在不影響會計核算要求和會計報表指標匯總的前提下,可以結合本企業(yè)的具體情況,增加或減少規(guī)定的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項目,并報企業(yè)主管部門和當地財政部門、稅務機關備案。
四、中外合資經營工業(yè)企業(yè)要根據會計科目的分類,對會計科目進行編號。本制度的編號方法是:總帳科目采用四位數字編號,一級明細科目采用二位數字編號,連同總帳科目共為六位數字編號,二級明細科目以下的編號依此類推。在某些會計科目之間,留有適當空號,供增設會計科目之用。企業(yè)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采用適合于本企業(yè)需要的科目編號。
企業(yè)在填制會計憑證、登記帳簿時,應填列會計科目的名稱,或者同時填列會計科目的名稱和編號。
五、中外合資經營工業(yè)企業(yè)應按規(guī)定編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財務狀況變動表和有關附表等會計報表,并應按季、按年將會計報表報送有關單位。季度和年度會計報表,應分別報送:合營各方,當地稅務機關,企業(yè)主管部門和同級財政部門。年度會計報表還應抄報原審批機構。
會計報表(包括財務情況說明書)的報送時間,規(guī)定如下:
?。ㄒ唬┘径葧媹蟊?,于季度終了后二十日內報出;
(二)年度會計報表,于年度終了后四個月內連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批準的注冊會計師的查帳報告一并報出。
六、本制度所根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guī)等有關規(guī)定,以后如有改變,應按新的規(guī)定辦理;如果本制度需要作相應的變更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修訂。
七、本制度自一九八五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二、會計科目名稱和編號
━━━━┯━━━━━━━━━━━━━┯━━━━┯━━━━━━━━━━━━━
科目編號│ 科 目 名 稱 │科目編號│ 科 目 名 稱
────┼─────────────┼────┼─────────────
│ 1.資產類 │ 2101 │ 短期銀行借款
│ 11-14.流動資產 │ 2111 │ 應付票據
1101 │ 現 金 │ 2121 │ 應付帳款
1111 │ 銀行存款 │ 2131 │ 應付工資
1121 │ 應收票據 │ 2141 │ 應交稅金
1131 │ 應收帳款 │ 2151 │ 應付股利
1141 │ 預交所得稅 │ 2161 │ 預收貨款
1151 │ 預付貨款 │ 2171 │ 其他應付款
1161 │ 內部往來 │ 2181 │ 預提費用
1171 │ 其他應收款 │ 2191 │ 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
1201 │ 待攤費用 │ │ 22.長期負債
1301 │ 材料采購 │ 2201 │ 長期銀行借款
1401 │ 原材料 │ 2211 │ 其他長期借款
1411 │ 包裝物 │ │ 3.資本類
1421 │ 低值易耗品 │ 3101 │ 實收資本
1431 │ 材料成本差異 │ 3111 │ 公司撥入資金
1441 │ 委托加工材料 │ 3201 │ 儲備基金
1451 │ 自制半成品 │ 3211 │ 企業(yè)發(fā)展基金
1461 │ 產成品 │ 3301 │ 本年利潤
│ 15.長期投資 │ 3311 │ 未分配利潤
1501 │ 長期投資 │ │ 4.成本類
1511 │ 撥付所屬資金 │ 4101 │ 生產成本
│ 16.固定資產 │ 4201 │ 制造費用
1601 │ 固定資產 │ │ 5.損益類
1611 │ 累計折舊 │ │ 51-52.營業(yè)損益
│ 17.在建工程 │ 5101 │ 產品銷售收入
1701 │ 在建工程 │ 5111 │ 產品銷售稅金
│ 18.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 │ 5121 │ 產品銷售成本
1801 │ 場地使用權 │ 5131 │ 銷售費用
1811 │ 專有技術及專利權 │ 5141 │ 管理費用
1821 │ 其他無形資產 │ 5201 │ 其他業(yè)務利潤
1831 │ 開辦費 │ │ 55-56.營業(yè)外收支
│ 2.負債類 │ 5501 │ 營業(yè)外收入
│ 21.流動負債 │ 5601 │ 營業(yè)外支出
━━━━┷━━━━━━━━━━━━━┷━━━━┷━━━━━━━━━━━━━
一、上列會計科目,企業(yè)沒有相應會計事項登記的,可以不設。
二、企業(yè)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增設下列會計科目:
(一)采用定額備用金制度的企業(yè),增設“1155備用金”科目。
(二)采用實際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的企業(yè),不設“1301材料采購”科目,改設“1302在途材料”科目。
(三)采用計劃成本進行自制半成品和產成品日常核算的企業(yè),增設“1452自制半成品成本差異”和“1462產品成本差異”科目。
(四)委托其他單位代銷(不包括包銷)產品的企業(yè),增設“1471委托代銷商品”科目;有受其他單位委托為其代銷商品、產品的企業(yè),增設“1476受托代銷商品”科目和“2176受托代銷商品款”科目。有外購商品,不經加工即行出售的企業(yè),增設“1481外購商品”科目。
(五)企業(yè)的固定資產因報廢、毀損等原因需要清理的,增設“1621固定資產清理”科目。
?。ψ馊牍潭ㄙY產進行改良及大修理的企業(yè),增設“1841租入固定資產改良及大修理支出”科目。
?。ㄆ撸┯邪慈谫Y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最后取得固定資產所有權的企業(yè),增設“1631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科目、“1641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累計折舊”科目和“2221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應付款”科目。
?。ò耍┯袑掌睋蜚y行貼現的企業(yè),如果應收票據不屬于銀行承兌的,增設“1126應收票據貼現”科目。
?。ň牛┢髽I(yè)可將“4101生產成本”科目分為“4102基本生產”科目和“4103輔助生產”科目;可將“4201制造費用”科目分為“4202車間經費”科目和“4203廠部經費”科目。
?。ㄊ┩鈳艓羝綍r單獨核算,于月終一次折合為人民幣記帳的企業(yè),對外幣與人民幣之間兌換業(yè)務的核算,增設“5151貨幣兌換”科目“
?。ㄊ唬┢髽I(yè)解散清算時,為了計算清算過程中的損益,可增設“5701清算損益”科目。
三、企業(yè)還可根據具體情況,設置一些備查科目,如“受托加工材料”、“可用外匯額度(按原幣記帳)”、“租入固定資產”(不包括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等。受托代銷商品、產品的企業(yè),也可以不設“受托代銷商品”和“受托代銷商品款”科目,而改設“受托代銷商品”備查科目核算。
三、會計科目使用說明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的庫存現金。企業(yè)內部各車間、各部門周轉使用的備用金,在“其他應收款”科目內核算,或增設“1155備用金”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企業(yè)應設置“現金日記帳”,根據收款憑證、付款憑證,按照業(yè)務發(fā)生順序,逐筆登記。每日終了,應結出帳面余額,并與實際庫存核對相符。
三、企業(yè)收付的現金,如果還有外匯兌換券的,應另行設置外匯兌換券的“現金日記帳”。
四、企業(yè)如果將每日的收入,包括支票、現金等,于當日全部存入銀行,一切支出都通過銀行支付的,應設置“1155備用金”科目,核算用以支付零星支出而設置的定額備用金,是否保留本科目,由企業(yè)自行決定。
1111 銀 行 存 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存入銀行的各種款項。
二、企業(yè)應按銀行名稱、存款種類和不同貨幣,分別設置“銀行存款日記帳”,根據收款憑證、付款憑證,按照業(yè)務發(fā)生順序,逐筆登記,并結出帳面余額。“銀行存款日記帳”的記錄,應與銀行對帳單核對,至少每月核對一次,發(fā)現差錯,應及時查明更正。月終時,應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jié)表”,將銀行存款的帳面余額與銀行對帳單余額,調節(jié)相符。
三、采用信用證付款方式的企業(yè),委托銀行開出信用證時,如從銀行結算戶劃出款項另開信用證存款戶的,應另設“信用證存款”明細科目,單獨核算。
四、采用以人民幣為記帳本位幣的企業(yè),有外幣銀行存款的,在登記存入、支出和結余的外幣金額時,還應登記折合為人民幣的金額。存入的外幣存款,應按企業(yè)確定的記帳匯率(如當日匯率、當月一日的匯率等)折合為人民幣記帳。支出的外幣存款,應按帳面匯率折合為人民幣記帳。帳面匯率,可按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等計算確定。采用哪種匯率作為記帳匯率,采用哪種方法確定帳面匯率,由企業(yè)自行規(guī)定,一經確定,不能任意改變。如需改變,應報經董事會批準,并在會計報告中加以說明。
用外幣結算的各項債權、債務,如應收票據、應收帳款、其他應收款、銀行借款、應付票據、應付帳款、應付工資、其他應付款等,都應比照外幣銀行存款的方法記帳。增加債權、債務時,按記帳匯率折合為人民幣記帳;減少債權、債務時,按帳面匯率(也可按原入帳時的記帳匯率作為帳面匯率)折合為人民幣記帳。
外幣的銀行存款和以外幣結算的各項債權、債務的減少數,按帳面匯率折合為人民幣的金額,與按企業(yè)確定的記帳匯率折合為人民幣的金額之間的差額,作為外匯兌換損益(簡稱匯兌損益)記帳。
企業(yè)收回外幣的應收帳款并存入銀行外幣存款戶時,應按外幣金額和按記帳匯率折合的人民幣金額,借記“銀行存款———(××外幣)戶”科目,按外幣金額和按帳面匯率折合的人民幣金額,貸記“應收帳款——(××外幣)戶”科目,并將人民幣金額之間的差額,轉入“管理費用——匯兌損益”科目(匯兌損益明細科目借方記匯兌損失,貸方記匯兌收益,下同)。
企業(yè)從銀行存款外幣戶中支付外幣的應付帳款時,應按外幣金額和按各自的帳面匯率折合的人民幣金額,借記“應付帳款——(××外幣)戶”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外幣)戶”科目,并將人民幣金額之間的差額,轉入“管理費用——匯兌損益”科目。
企業(yè)將外幣存款按銀行買價賣給銀行,增加人民幣存款時,應將實際收到的人民幣金額,借記“銀行存款——(人民幣)戶”科目,將賣出的外幣存款及其按帳面匯率折合的人民幣金額,貸記“銀行存款——(××外幣)戶”科目,并將其間的人民幣差額,轉入“管理費用——匯兌損益”科目。
五、企業(yè)對于外幣收支和以外幣結算的帳目,平時也可以都按記帳匯率折合為人民幣記帳。月終時,將有關的外幣帳戶中本月減少的外幣,再按帳面匯率(如加權平均匯率等,債合的人民幣之間的差額,作為匯兌損益轉帳。
六、外幣收支和外幣結算業(yè)務較多的企業(yè),對月內發(fā)生的外幣業(yè)務,也可以先用外幣單獨記帳,月終時,再按全月發(fā)生的外幣業(yè)務,分別不同會計科目,進行匯總,按記帳匯率(如當月一日匯率等)一次折合為人民幣記帳。對于外幣的銀行存款、銀行借款和外幣的債權、債務各科目的減少數,再另按帳面匯率(如加權平均匯率等)重新折合為人民幣,將其與按記帳匯率記入帳內的人民幣之間的差額,轉入“管理費用——匯兌損益”科目。
采用本方法的企業(yè),如有外幣與人民幣之間的兌換業(yè)務,應增設“5151貨幣兌換”科目核算。外幣帳戶中“貨幣兌換”科目所記的外幣按記帳匯率折合為人民幣,與人民幣帳戶中“貨幣兌換”科目所記的人民幣,應相互轉銷,并將其差額轉入“管理費用——匯兌損益”科目。
企業(yè)將外幣存款向銀行兌換取得人民幣時,應按該種外幣借記“貨幣兌換”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外幣)戶”科目,再按實際兌得的人民幣,借記“銀行存款——(人民幣)戶”科目,貸記“貨幣兌換”科目。月終,“貨幣兌換”科目折合為人民幣的金額借貸相抵后,如有人民幣借方余額,應借記“管理費用——匯兌損益”科目,貸記“貨幣兌換”科目,結轉后“貨幣兌換”科目應無余額;如有人民幣貸方余額,應作相反的分錄。
七、企業(yè)在銀行開設幾種外幣存款戶的,不同的外幣存款之間的兌換所發(fā)生的人幣差額,也應作為匯兌損益處理。
八、企業(yè)以外幣現鈔存入銀行外幣存款戶,或自銀行外幣存款戶提取外幣現鈔所發(fā)生的外幣差額,為了簡化核算,也可以視同匯兌損益處理。
九、外幣存款帳戶月末的人民幣余額,不論國家公布的外匯牌價與帳面匯率有無差別,均不作調整。
十、采用某種外幣作為記帳本位幣的企業(yè),有人民幣或其他外幣的銀行存款,以及人民幣現金的,在登記收入、支出的結余的原幣金額時,還應登記折合為該種外幣的金額。增加數,按企業(yè)確定的記帳匯率折合;減少數,按企業(yè)確定的帳面匯率折合。對于以人民幣或其他外幣結算的各項債權、債務,都應比照前述方法折合為該種外幣記帳,增加的債權、債務按企業(yè)確定的記帳匯率折合,減少的債權、債務,按企業(yè)確定的帳面匯率折合,所發(fā)生的匯兌損益,也應以該種外幣計算登記。
1121 應 收 票 據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因銷售產品等業(yè)務而收到的各種票據,如匯票、期票等。收到的支票,應存入銀行,并記入“銀行存款”科目,不包括在應收票據之內。
二、企業(yè)收到的應收票據,借記本科目,貸記“應收帳款”等科目。應收票據到期收回的票面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如為帶息票據,到期收到的本息,借記“銀行存款”等料目,貸記本科目和“管理費用——利息”科目(利息明細科目借方記利息支出,貸方記利息收入,下同)。如果利息金額較大,企業(yè)應按照權責發(fā)生制原則,按月將票據上的應計的利息收入,借記“其他應收款”科目,貸記“管理費用——利息”科目,到期收到的利息,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其他應收款”科目。
三、應收票據尚未到期,企業(yè)需要用款而將票據向銀行貼現(按銀行規(guī)定,將票據交給銀行,從銀行取得現金,并貼給銀行一定利息),由銀行扣除貼現息后將凈額存入存款戶時,如貼現所得凈額小于應收票據票面金額的,借記“銀行存款”和“管理費用——利息”科目,貸記本科目。如應收票據是帶息票據,扣除貼現息后的凈額大于應收票據票面金額的,應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和“管理費用——利息”科目。如果企業(yè)在貼現前已將票據的應計利息收入,按權責發(fā)生制記入“其他應收款”科目的,應同時將貼現票據上已經記帳的應計利息收入沖回,借記“管理費用——利息”科目,貸記“其他應收款”科目。
貼現的應收票據到期時,付款人(即票據的承兌付款者)如果無力償還,企業(yè)應負償還責任。因此,企業(yè)在貼現時,一般應將貼現的應收票據,貸記增設的“1126應收票據貼現”科目,而不直接貸記本科目。票據到期,由付款人向辦理貼現的銀行付清票據本息后,再將本科目與“應收票據貼現”科目相互沖銷,即按票面金額,借記“應收票據貼現”科目,貸記本科目。如果票據到期,付款人無力償付票據本息而由企業(yè)負責償還辦理貼現的銀行,并按所付本息向企業(yè)的原債務人(一般即為付款人)收取時,應按票面金額借記“應收票據貼現”科目,按所付利息借記“其他應收款”科目,按所付本息貸記“銀行存款”科目。企業(yè)應向原債務人收取的票面金額,仍在本科目中核算。如果企業(yè)貼現的應收票據是經銀行承兌的匯票(這種票據到期時,不會發(fā)生不付款的情況),企業(yè)在貼現時,可以直接貸記本科目,不必增設“應收票據貼現”科目。
四、各種票據應按不同的貨幣分別設帳,進行明細核算。[3
五、企業(yè)應設置“應收票據登記簿”,逐筆記錄每一應收票據的種類、號數和出票日期、票面金額和貨幣單位,付款人、承兌人的姓名或單位名稱,到期日期和利率,貼現日期、貼現率和貼現凈額,以及收款日期和收回金額等資料。應收票據到期收清票款后,應在“應收票據登記簿”內逐筆注銷。
1131 應 收 帳 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因銷售產品、材料,供應勞務等業(yè)務,應向購貨單位收取的帳款。
二、本科目應按不同的貨幣和不同的購貨單位或接受勞務的單位設置明細帳。發(fā)生此類業(yè)務時,借記本科目,貸記“產品銷售收入”等科目。
三、應收帳款應由經手人員或經手單位負責收回。對于尚未收回的應收帳款應及時催收,并應定期與對方對帳。對于不能收回的應收帳款,必須查明原因,追究責任,確實無法收回的,應經嚴格審查,并取得有關證明,按董事會規(guī)定報經批準后,方可轉作壞帳損失,借記“營業(yè)外支出——壞帳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并應在會計報告中加以說明。
四、企業(yè)預收的銷貨定金或預收貨款,可在“2161預收貨款”科目核算,但同一客戶的預收貨款,在發(fā)生有關的應收帳款后,必須自“預收貨款”科目轉入本科目。預收定金或預收貨款情況不多的企業(yè),可將預收定金、預收貨款、直接記入本科目,不設“預收貨款”科目。
1141 預 交 所 得 稅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按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所得稅法規(guī)定分季預交的所得稅。
二、企業(yè)根據稅法規(guī)定分季預交所得稅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三、年度終了,企業(yè)應按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所得稅法規(guī)定計算全年應交的所得稅,借記“未分配利潤”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并將本年度預交所得稅自本科目轉入“應交稅金”科目,借記“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貸記本科目。如預交數大于應交數時,只將全年應交的所得稅數額自本科目轉入“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本科目年終借方余額,為本年度的多交所得稅。在由稅務機關將多交數退回企業(yè)時,應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1151 預 付 貨 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按照購貨合同規(guī)定預付給供應單位的購貨定金或部分貨款。
二、企業(yè)按照合同規(guī)定預付購貨定金或部分貨款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三、企業(yè)收到所購貨物,凡是已經付過購貨定金或預付部分貨款的,應按全部貨款借記“材料采購”等有關科目,貸記“應付帳款”科目。同時,將預付定金或預付貨款自本科目轉入“應付帳款”科目,借記“應付帳款”科目,貸記本科目。企業(yè)應隨時檢查本科目的明細記錄,確定已經預付定金或預付貨款的定貨是否已經到達,保證預付定金或預付的部分貨款及時轉入“應付帳款”科目抵沖應付貨款的一部分,避免重復付款或將同一筆已經付清的帳款在“應付帳款”科目和本科目中長期掛在帳上,不結清。
預付購貨定金或預付部分貨款情況不多的企業(yè),也可將預付的定金或預付的部分貨款直接記入“應付帳款”科目的借方,不設本科目。
四、本科目應按不同的貨幣和供應單位,設置明細帳進行核算。
1161 內 部 往 來
一、本科目核算合營企業(yè)內部各個獨立核算單位之間,如公司與附屬單位之間,各個附屬單位之間的往來款項。
二、本科目應按各個內部單位和不同經濟業(yè)務分類,設置明細帳進行核算。
三、為了確保企業(yè)內部各單位之間往來款項相符,應使用“內部往來記帳通知單”,由經濟業(yè)務發(fā)生單位填制,送交對方及時記帳,并由對方核對后及時將副聯退回。每月月終,由規(guī)定的一方根據明細帳記錄抄列內部往來清單,送交對方核對帳目;對方應及時核對并將一份清單簽回發(fā)出單位,如有未達帳項或由于差錯等原因不能核對相符的,應在簽回的清單上詳細注明。發(fā)出單位對于對方指出的差錯項目應及時查明并調整記錄。
四、企業(yè)(公司)在編制合并會計報表時,應將各內部單位之間的往來款項相互抵銷。如因存在未達帳項以致不能抵銷的,可將這些未達帳項作為“其他應收款”或“其他應付款”列入資產負債表內反映。
1171 其 他 應 收 款
一、本科目核算除應收票據、應收帳款、預交所得稅、預付貨款、內部往來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暫付款項,包括備用金、存出保證金、應收賠償款、應計利息收入等。
二、本科目應按其他應收款的項目分類,并按不同的貨幣和債務人設戶,進行明細核算。
三、采用定額備用金制度的企業(yè),應增設“1155備用金”科目核算。
企業(yè)自銀行提取現金設立備用金時,應借記“備用金”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自備用金中支付的零星支出應填制備用金支出憑單,定期編制備用金報銷清單。經審核無誤,自銀行提取現金補足備用金時,應將報銷清單上所列各項支出的金額,分別不同科目匯總,借記有關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1201 待 攤 費 用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已經支出但應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別負擔的各項費用,如待攤保險費、待攤租金、待攤稅金、低值易耗品攤銷等。
二、企業(yè)發(fā)生應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攤的保險費、租金、城市房地產稅、車船使用牌照稅等,應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對于新建企業(yè),一次大量領用低值易耗品,但不作為在用低值易耗品核算的,可將所領用的低值易耗品的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低值易耗品”等科目。
三、待攤費用應按照費用項目的受益期限分期攤銷。按月攤銷時,借記有關的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應按費用的種類設置明細帳。
1301 材 料 采 購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購入各種材料的采購成本。
二、購入材料的采購成本,一般包括:(1)買價;(2)外地運雜費(包括運輸、裝卸、保險、包裝、倉儲等費用);(3)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4)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包括挑選整理過程中發(fā)生的工、費支出和必要的數量損耗,但應扣除回收的下腳廢料價值);(5)煤、礦石等大宗材料的市內運雜費;(6)按規(guī)定應由買方支付的稅金(如采購應稅農產品而應付的工商統(tǒng)一稅)。進口材料還應包括按照規(guī)定支付的關稅和工商統(tǒng)一稅等有關費用。但采購人員差旅費、采購機構經費、非大宗材料的市內運雜費、企業(yè)供應部門和倉庫的經費,應記入“制造費用”科目,不包括在材料采購成本之內。
三、企業(yè)可以采用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進行材料的日常核算。材料品種繁多的企業(yè),一般可以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核算。對于其中品種不多,但占產品成本比重較大的某些材料,也可以采用實際成本進行日常核算。對于進口材料一般可采用實際成本核算。規(guī)模較小、材料品種簡單、采購業(yè)務不多的企業(yè),其全部材料都可以采用實際成本進行日常核算。具體采用哪一種方法,由企業(yè)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規(guī)定。
四、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的企業(yè),應使用本科目。本科目的一般核算方法是:
?。ㄒ唬└鶕l(fā)票帳單支付材料價款和運雜費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以外幣支付的進口材料,還應按企業(yè)所確定的記帳匯率折合為人民幣記帳。
?。ǘ┮呀涷炇杖霂?,而貨款未付的材料,應先按計劃成本記入材料明細帳,待收到發(fā)票帳單支付貨款時,再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對于月終尚未付款的收料憑證,應按計劃成本暫估入帳,借記有關材料科目,貸記“應付帳款——暫估應付帳款”科目;下月初用紅字沖回,或于付款時逐筆沖回。
?。ㄈ└鶕贤?guī)定預付購貨定金或部分貨款時,可借記“預付貨款”或“應付帳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材料驗收入庫后,再根據查核無誤的發(fā)票帳單的應付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付帳款”科目,如預付購貨定金或部分貨款,已記入“預付貨款”科目的,同時還應將預付貨款自“預付貨款”科目轉入“應付帳款”科目。補付貨款時,借記“應付帳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四)購入材料在運輸途中的短缺毀損,應查明原因及時處理。合理的途耗應計入材料采購成本。經確定應由供應單位、運輸機構、保險公司或其他過失人負責賠償的損失,應根據有關證明,借記“應付帳款”、“其他應收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屬于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應將扣除殘料價值和保險公司賠款后的凈損失,借記“營業(yè)外支出——非常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屬于無法收回的超定額損耗,按照董事會規(guī)定報經批準后,也應計入材料采購成本。購入材料的途中損耗,應盡量于年度決算前查明處理。尚未查明處理的途中損耗,應在會計報告中加以說明。
?。ㄎ澹┰陆K時,應根據已經付款的收料憑證的計劃成本,借記有關的材料科目和貸記本科目;并將計劃成本與其相應的實際采購成本的差額,自本科目轉入“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六)本科目的月末余額,即為貨款已付而材料尚未到達或尚未驗收入庫的在途材料。
五、本科目應按材料類別設置材料采購明細帳,進行明細核算。材料采購明細帳采用多欄式的,登記內容一般包括:購料業(yè)務的付款或轉帳日期,付款憑證或轉帳憑證的編號,發(fā)票帳單的編號,收料日期,收料憑證編號,供應單位名稱或采購人員姓名,購入材料的簡要說明,購入材料的實際成本、計劃成本、成本差異和其他轉帳金額。
材料采購明細帳,按照記入本科目借方的付款憑證的轉帳憑證的編號順序,逐筆逐行進行登記,每筆付款(或轉帳)業(yè)務與其相應的收料業(yè)務,應在同一行內進行登記。轉出的金額(如應向供應單位、運輸機構收取的賠款等),也應在同一行內進行登記。
月終時,材料采購明細帳中所記已按發(fā)票帳單付款但尚未收到或尚未全部收到的在途材料(包括尚未驗收入庫的材料),其合計數應與總帳中本科目的月未余額核對相符,并應逐筆逐行轉入下月的材料采購明細帳內,以便下月收到材料后繼續(xù)登記。
六、企業(yè)也可以將本科目的核算內容,僅限于已經驗收入庫的材料的采購成本。企業(yè)支付的購料價款,借記“應付帳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驗收入庫的材料,應按實際成本(月末尚未收到發(fā)票帳單的,可按合同價暫估)借記本科目和貸記“應付帳款”等科目,并按計劃成本借記有關的材料科目和貸記本科目。月終時,將購入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自本科目轉入“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七、全部采用實際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的企業(yè),可以不使用本科目而改用“1302在途材料”科目,以核算已經付款尚未驗收入庫的在途材料。購入的材料驗收入庫時,按實際成本借記有關的材料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付帳款”等科目。如果在支付貨款和運雜費時材料尚未驗收入庫,則應借記“在途材料”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待材料驗收入庫后,再借記有關的材料科目,貸記“在途材料”科目。
1401 原 材 料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庫存的各種原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外購件)、修理用備件(備品備件)、燃料等的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
二、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的企業(yè),對于驗收入庫的原材料,應按照計劃成本借記本科目和貸記“材料采購”、“生產成本”、“委托加工材料”等有關科目,關將有關的材料成本差異,自“材料采購”等科目轉入“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倉庫發(fā)出的原材料,應按計劃成本借記“生產成本”、“制造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委托加工材料”、“其他業(yè)務利潤”等有關科目和貸記本科目,并將應分攤的材料成本差異,自“材料成本差異”科目轉入“生產成本”等有關科目。
三、采用實際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的企業(yè),對于驗收入庫的原材料,應按照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付帳款”、“在途材料”等科目。發(fā)出材料的實際成本,可以采用先進先出法、移動平均法、加權平均法或分批實際法等方法計算確定。對不同的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計價方法。材料計價的方法,一經確定,不能隨意變更。如需變更,應報經當地稅務機關批準,并應在會計報告中加以說明。
上述采用實際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的計價方法,也適用于包裝物、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產成品等。
四、企業(yè)的各種原材料,應定期清查盤點,發(fā)現盤盈、盤虧、毀損的,應查明原因,核實處理。盤盈的原材料,應借記本科目,貸記“制造費用”科目。
盤虧和毀損的原材料,可在本科目的明細科目中,另設“待處理原材料損失”明細科目予以核算,借記本科目(待處理原材料損失),貸記本科目(有關材料),并分別下列情況進行處理:
?。ㄒ唬┧徒蝗霂斓臍埩?,按估計價值,借記本科目(有關材料),貸記本科目(待處理原材料損失);
(二)應由保險公司或過失人賠償的款項,借記“其他應收款”科目,貸記本科目(待處理原材料損失);
?。ㄈ┒~內的短缺,以及無法收回的超定額盤虧和報廢損失,按董事會規(guī)定報經批準后,借記“制造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待處理原材料損失);
(四)屬于自然災害所發(fā)生的損失,扣除殘料價值和保險公司賠款后的凈損失,借記“營業(yè)外支出”科目,貸記本科目(待處理原材料損失)。
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的企業(yè),對于盤虧和毀損的原材料應分攤的材料成本差異,應自“材料成本差異”科目,轉入“制造費用”等有關科目。
原材料的短缺和毀損,應于年度決算前查明處理,未能及時處理的,應在會計報告中加以說明。
上述對原材料的盤盈、盤虧和毀損的帳務處理,也適用于包裝物、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產成品等各項存貨的盤盈、盤虧和毀損。
五、本科目應按材料的類別、品種、規(guī)格和存放地點,設置材料明細帳,進行明細核算。對于進口材料,一般應單設明細帳進行核算,除記錄收發(fā)存數量和按人民幣計算的單位成本和金額外,還應注明每批進口材料的外幣單位進價、進價的外幣金額、運雜費外幣金額、運雜費人民幣金額、進口關稅人民幣金額、全部實際成本人民幣金額等。
1411 包 裝 物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為包裝本企業(yè)產品而儲備的和在銷售過程中周轉使用(包括出租或出借)的各種包裝容器(如桶、箱、瓶、壇、袋等)的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各種包裝材料(如紙、繩、鐵絲、鐵皮等)應在“原材料”科目核算。用于儲存材料、產品而不對外出售、出租或出借的包裝物,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應作為固定資產核算。其中使用期限較短、不作固定資產核算的物品,可于實際使用時列入費用,或作為在用低值易耗品,在“低值易耗品”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內核算。
二、外購、自制和委托外單位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的包裝物,應比照原材料的驗收入庫核算,借記本科目,貸記“材料采購”、“生產成本”、“委托加工材料”等有關科目。
生產過程中用于包裝產品作為產品組成部分的包裝物,應于生產領用時,借記“生產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
隨同產品銷售而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應于銷售發(fā)出時,借記“銷售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
隨同產品銷售而單獨計價的包裝物,應于銷售發(fā)出時,按售價借記“銀行存款”、“應收帳款”等科目,貸記“其他業(yè)務利潤”科目,按成本借記“其他業(yè)務利潤”科目,貸記本科目。
在銷售產品的過程中周轉使用的包裝物,可于發(fā)出時,借記“銷售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包裝物的租金收入和報廢包裝物的殘料收入,借記“現金”、“銀行存款”、“原材料”等有關科目,貸記“銷售費用”科目。對于周轉使用的包裝物,應設置備查帳簿進行數量登記,以加強實物管理。
三、企業(yè)為了加強對周轉使用包裝物的管理,也可以在本科目下設置:“庫存包裝物”、“在用包裝物”和“包裝物攤銷”三個明細科目進行核算。庫存和在用的包裝物,按照類別、品種或規(guī)格進行數量和金額的明細核算。周轉使用的包裝物,于發(fā)出使用時,自“庫存包裝物”明細科目轉入“在用包裝物”明細科目。在用包裝物的成本根據使用年限按月攤銷時,將攤銷數借記“銷售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包裝物攤銷)。在用的包裝物報廢時,將原記成本減去已提攤銷后的余額轉作銷售費用,并同時相應沖銷在用包裝物原記成本及其已提攤銷,借記“銷售費用”科目和本科目(包裝物攤銷),貸記本科目(在用包裝物)。報廢后處理殘值所得價款,沖減銷售費用。
四、經常經營包裝物出租而收取包裝物租金的企業(yè),包裝物的租金收入、價值攤銷和修理費用,以及處理包裝物殘值的收入,都應記入“其他業(yè)務利潤”科目。
五、采用計劃成本進行包裝物日常核算的企業(yè),對于包裝物的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應在“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核算。每月月終,應將本月生產領用、銷售發(fā)出和報廢的包裝物應負擔的成本差異,自“材料成本差異”科目轉入“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和“其他業(yè)務利潤”等有關科目。[1
1421 低 值 易 耗 品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所有的低值易耗品的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
低值易耗品是指使用年限較短、使用時不作固定資產核算的各種用具物品。
二、外購或加工完成的低值易耗品驗收入庫時,應比照原材料的驗收入庫核算,借記本科目,貸記“材料采購”、“生產成本”、“委托加工材料”等有關科目。發(fā)出使用時,按成本借記“制造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待攤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低值易耗品報廢時處理殘值的收入,可沖減有關的費用支出。使用部門對于在用的低值易耗品,應設置備查帳簿進行數量登記,加強實物管理。
三、企業(yè)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對不同的低值易耗品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
(一)價值較小的,可在領用時一次計入成本、費用,但玻璃器皿等易碎物品不論價值大小,均可于領用時一次計入成本、費用;
?。ǘ﹥r值較大的,可以根據耐用期限分期攤入成本、費用;
?。ㄈ┢髽I(yè)也可以采用五成法攤銷。即在領用時攤銷50%,報廢時再攤銷50%。
四、企業(yè)為了加強對在用低值易耗品的管理,也可以在本科目下設置:“庫存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和“低值易耗品攤銷”三個明細科目。庫存和在用的低值易耗品,按照類別、品種規(guī)格進行數量和金額的核算,并按使用車間和部門進行核算。
五、企業(yè)要建立低值易耗品的領用、報廢、以舊換新和損失賠償等制度,并及時按照制度的規(guī)定辦理憑證手續(xù)進行會計處理。各使用車間、部門,設置在用低值易耗品明細帳(包括數量與金額),定期與實物核對,并與財會部門的帳面余額進行核對。
企業(yè)各車間、部門領用的低值易耗品,應根據不同情況分別處理:對于領用時一次計入成本、費用的低值易耗品,按領用的金額,借記有關的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庫存低值易耗品);對于需要分期攤銷的低值易耗品,按領用的金額,借記本科目(在用低值易耗品)(按使用部門分戶),貸記本科目(庫存低值易耗品),并將應提攤銷數,借記有關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低值易耗品攤銷)。
企業(yè)的低值易耗品報廢時,應由負責使用部門及時填制低值易耗品報廢單,填明報廢低值易耗品的數量和原價,按照規(guī)定入庫殘料有一定價值的,要同時填明殘料的作價;由于職工丟失損壞,照章應由職工賠償的,還要填明應由職工賠償的金額和職工姓名及其簽章。會計部門應根據報廢單進行檢查核對,并計算報廢低值易耗品的已提攤銷和應補提的攤銷。對于報廢的低值易耗品,按月匯總后,將已提攤銷借記本科目(低值易耗品攤銷),將應收賠償款借記“其他應收款”科目,將入庫殘料價值借記“原材料”等科目,將應補提的攤銷數借記“制造費用”等科目,將報廢的低值易耗品的原價貸記本科目(在用低值易耗品)。
六、采用計劃成本進行低值易耗品日常核算的企業(yè),低值易耗品的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額,應在“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核算,并應隨著計劃成本的轉銷而轉入有關的科目。
1431 材料成本差異
一、本科目核算各種材料的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導。
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的企業(yè),應認真制訂材料計劃價格目錄,列出各種材料的名稱、規(guī)格、編號和計劃單位成本。計劃單位成本除有特殊情況可及時進行調整外,在年度內一般不作變動。庫存材料因調整計劃成本所發(fā)生的差額,應自有關的材料科目轉入本科目。
二、購入和加工完成的材料的成本差異,應分別自“材料采購”、“生產成本”和“委托加工材料”等科目轉入本科目。
領用、發(fā)出或報廢的各種材料,其成本差異,應隨同計劃成本自本科目轉入“生產成本”、“制造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委托加工材料”、“其他業(yè)務利潤”等有關科目。
三、發(fā)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可按當月差異率計算,也可按上月差異率計算。如領用的是本月購入的材料也可按該批材料的差異率計算。計算差異率的方法,一經確定,不應隨意變更,如必須變動,應按董事會規(guī)定報經批準并應在會計報告中加以說明。
當月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上月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四、本科目應按材料類別進行明細核算。
五、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明細核算的企業(yè),也可以不設本科目,而在有關材料科目或在不同的材料類別之下,分別設置材料成本差異明細科目進行核算。
1441 委托加工材料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委托外單位加工的各種材料的實際成本。
二、發(fā)交外單位加工的材料的實際成本(或計劃成本和成本差異),應付的加工費用和應負擔的運雜費,都應記入本科目的借方;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的材料的實際成本和退回的剩余材料的實際成本,應記入本科目的貸方。本科目的月末余額為加工中材料的實際成本。
三、本科目應按加工合同和受托加工單位設置明細帳,記錄發(fā)出材料的品名、數量、實際成本(或計劃成本和成本差異),發(fā)生的加工費用和運雜費,退回剩余材料的實際成本(或計劃成本和成本差異),以及加工完成的材料的實際成本(或計劃成本和成本差異等資料。
1451 自 制 半 成 品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庫存的自制半成品的實際成本。
自制半成品是指經過一定生產過程并已檢驗合格交付半成品倉庫但尚未制造完成為商品產品,仍需繼續(xù)加工的中間產品。
外購半成品(外購件)應作為原材料處理,不在本科目核算。從一個車間轉入另一個車間的自制半成品,可以在“生產成本”科目內結轉,也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生產完成驗收入庫的自制半成品,應按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生產成本”科目。
從倉庫領用自制半成品繼續(xù)加工時,應按實際成本,借記“生產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
對外銷售的自制半成品,視同產成品銷售處理,應按實際成本,借記“產品銷售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本科目應按庫存自制半成品的類別、品種、規(guī)格設置明細帳,進行數量和金額的明細核算。
四、自制半成品,也可采用計劃成本核算。
采用計劃成本核算的企業(yè),應增設“1452自制半成品成本差異”科目,核算自制半成品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并應按月分攤領用或發(fā)出的自制半成品的成本差異。
五、不單獨計算自制半成品成本的企業(yè),可以不設本科目。但應另設備查帳簿,對倉庫或車間存放的自制半成品進行詳細的數量登記,以加強實物管理。
1461 產 成 品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所有的各種產成品的實際成本。包括庫存的產成品,按托收承付結算方式發(fā)出尚未向銀行辦妥托收手續(xù)、尚未實現銷售的產成品,存放在門市部準備出售的產成品,以及發(fā)出展覽的產成品等。
二、生產完成驗收入庫的產成品,應按實際成本自“生產成本”科目轉入本科目;售出的產成品的實際成本,應自本科目轉入“產品銷售成本”科目。
三、本科目應按產品種類、名稱、規(guī)格和存放地點設置明細帳。
四、各種產成品也可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核算。
采用計劃成本核算的企業(yè),應增設“1462產品成本差異”科目,核算產成品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并應按月將產成品成本差異按照存銷比例進行分配,將售出產成品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
五、有委托其他單位代銷(或寄售)產品的企業(yè),應增設“1471委托代銷商品”科目。企業(yè)應與受托代銷單位訂立代銷合同,規(guī)定代銷單位應于代銷后及時,定期或至少按月報送已銷產品清單(載明售出產品的名稱、數量、銷售單價和銷售金額,應扣的代交稅金和代銷手續(xù)費等),并將貨款凈額及時匯交企業(yè)。企業(yè)將委托代銷的產品發(fā)交受托代銷單位時,應按成本借記“委托代銷商品”科目,貸記本科目。收到代銷單位報來的代銷清單時,應按銷售金額,借記“應收帳款——××代銷單位”科目,貸記“產品銷售收入”科目;按已扣代交稅金和代銷手續(xù)費等,借記“銷售稅金”科目和“銷售費用——代銷手續(xù)費”科目,貸記“應收帳款——××代銷單位”科目。同時按代銷產品的成本,借記“產品銷售成本”科目,貸記“委托代銷商品”科目。收到代銷單位匯來貨款凈額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帳款——××代銷單位”科目。
六、有接受其他單位委托代其銷售商品產品的企業(yè),可以增設“1476受托代銷商品”科目和“2176受托代銷商品款”科目。收到受托代銷商品時,應按委托單位規(guī)定的售價金額,借記“受托代銷商品”科目,貸記“受托代銷商品款”科目。售出受托代銷商品時,按售價借記“銀行存款”或“應收帳款”等科目,貸記“應付帳款——××托銷單位”科目;同時按已經代銷的商品的規(guī)定售價,借記“受托代銷商品款”科目,貸記“受托代銷商品”科目,以減少受托代銷商品的結存金額的銷售稅金,借記“應付帳款——××托銷單位”科目,貸記“應交稅金”科目;應收代銷商品的手續(xù)費,借記“應付帳款——××托銷單位”科目,貸記“其他業(yè)務利潤”科目。將代銷商品的貨款凈額(貨款減去應代交的稅金和應收手續(xù)費后的余額)匯交委托代銷單位時,借記“應付帳款——××托銷單位”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受托代銷的企業(yè)對于收到的受托代銷商品,也可以不設“受托代銷商品”科目和“受托代銷商品款”科目,而只設一個“受托代銷商品”備查科目,用單式記帳法進行記錄。
七、有外購商品(指自外單位購入不需要進行任何加工或裝配,就可以單獨作價或與本企業(yè)的產品配套出售)購銷業(yè)務的企業(yè),應單獨設置“1481外購商品”科目核算。外購商品應以進價和入庫前的運輸、裝卸等費用為實際成本,作為記帳依據。
1501 長 期 投 資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經批準投資于其他企業(yè)的資金。
二、本科目應按投資時實際支付的金額或確定的財產價值記帳。
三、企業(yè)向其他企業(yè)進行的長期投資,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以固定資產資的,應借記本科目和“累計折舊”科目,貸記“固定資產”科目。
四、從被投資企業(yè)分得的投資利潤,應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營業(yè)外收入——投資收益”科目。
五、從被投資企業(yè)收回投資時,應按原投資數沖回本科目。收回投資大于或小于原投資數的,其多收或少收之數,應作為投資損益,記入“營業(yè)外收入——投資收益”或“營業(yè)外支出——投資損失”科目。
1511 撥付所屬資金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撥付附屬企業(yè)(如分公司、分廠等)的資金。附屬企業(yè)收到公司撥來的資金,應在“3111公司撥入資金”科目核算。
二、企業(yè)在將銀行存款撥付附屬企業(yè)時,應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在將固定資產撥付附屬企業(yè)時,應借記本科目,貸記“固定資產”科目,如為舊的固定資產,還應將已計的折舊同時借記“累計折舊”科目。
三、企業(yè)以人民幣為記帳本位幣的,撥付附屬企業(yè)的外幣資金除應記錄實付的外幣金額外,還應按照企業(yè)確定的記帳匯率折合為人民幣借記本科目,按外幣銀行存款的帳面匯率折合為人民幣貸記“銀行存款——(××外幣)戶”科目,并將差額轉入“管理費用——匯兌損益”科目。
1601 固 定 資 產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所有的固定資產的原價。
企業(yè)應根據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所得稅法規(guī)定的固定資產標準,結合本企業(yè)的具體情況,制訂固定資產目錄,作為核算的依據。
二、工業(yè)企業(yè)的固定資產一般分為:(一)房屋及建筑物(二)機器設備(三)電子設備(四)運輸工具(五)其他設備等五類。有輪船、火車的企業(yè),還應將輪船、火車單獨設類。
企業(y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上述分類的基礎上,對企業(yè)的固定資產進行具體的分類。
三、企業(yè)的固定資產,應按原價登記入帳:
作為投資的固定資產,以投資時合營各方議定的價格作為原價。
購進的固定資產,以進價加運輸、裝卸、包裝、保險等費用作為原價。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的原價,還應包括安裝費用。國外進口設備的原價,還應包括按規(guī)定支付的關稅和工商統(tǒng)一稅等。
自制自建的固定資產,以制造或建造過程中所發(fā)生的實際支出作為原價。
企業(yè)對固定資產進行技術革新、技術改造所發(fā)生的能夠增加固定資產價值的支出,應調增固定資產原價。
四、企業(yè)增加的固定資產,應按原價借記本科目,并按不同的來源貸記下列科目:
?。ㄒ唬┖蠣I各方投入的固定資產,貸記“實收資本”科目。如系舊的固定資產,應按議定價格中包括的原價和累計折舊分別記帳,即按原價借記本科目,按累計折舊貸記“累計折舊”科目,并按議定的價格貸記“實收資本”科目。如議定價格中不包括原價和累計折舊的,可按議定價格借記本科目,貸記“實收資本”科目。
?。ǘ┵徣氲墓潭ㄙY產,貸記“銀行存款”、“應付帳款”、“其他應付款”等科目。
?。ㄈ┳灾仆瓿傻墓潭ㄙY產,貸記“生產成本”等科目。
?。ㄋ模┳越ㄍ瓿傻墓潭ㄙY產,貸記“在建工程”等科目。
五、企業(yè)對于出售、報廢和毀損等原因減少的固定資產,可增設“1621固定資產清理”科目進行核算。按減少的固定資產凈值,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按累計折舊,借記“累計折舊”科目;按固定資產原價,貸記本科目。
發(fā)生的清理費用,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有關科目;變賣所得的價款,入庫的殘料價值,自過失人或保險公司取回的賠償款等,借記“銀行存款”、“其他應收款”、“原材料”等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處理后的凈損益,應自“固定資產清理”科目,轉入“營業(yè)外收入——處理固定資產收益”或“營業(yè)外支出——處理固定資產損失”科目;屬于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應轉入“營業(yè)外支出——非常損失”科目
六、企業(yè)的固定資產應定期清查盤點,至少每年應清查一次。盤盈、盤虧的固定資產,應核實情況,查明原因,并進行處理。盤盈的固定資產,應按重置完全價值借記本科目,按累計折舊貸記“累計折舊”科目,按凈值貸記“營業(yè)外收入——固定資產盤盈”科目。盤虧的固定資產,確實不能收回的,應按董事會規(guī)定報經批準后,按凈值借記“營業(yè)外支出——固定資產盤虧”科目,按累計折舊借記“累計折舊”科目,按原價貸記本科目。
七、企業(yè)應設置“固定資產登記簿”,按固定資產類別和使用部門進行明細核算,并應設置“固定資產卡片”,按每項固定資產進行明細核算。
八、企業(yè)如有對租入固定資產進行改良和大修理而發(fā)生的支出(不包括增加設備等固定資產),應增設“1841租入固定資產改良及大修理支出”科目進行核算,按照支出的受益期限(租賃合同期限較短的按租賃期限)分期攤銷,計入有關費用。
九、采用融資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的企業(yè),應增設“1631融資租入固定資產”、“1641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和“2221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應付款”三個科目。租入時,應按租賃雙方共同確定的固定資產價值,借記“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科目,貸記“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應付款”科目。根據租賃合同規(guī)定按期支付租金(包括分期支付的固定資產價款、價款的利息和手續(xù)費等)時,借記“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應付款”、“管理費用——利息”、“管理費用——其他”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按期計算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折舊時,借記“制造費用”等科目,貸記“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累計折舊”科目。租賃合同到期,付給出租單位轉讓費,租入財產的產權歸企業(yè)所有時,借記“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應付款”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同時,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科目,借記“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累計折舊”科目,貸記“累計折舊”科目。
1611 累 計 折 舊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固定資產的累計折舊。
二、固定資產的折舊,一般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原價和分類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的分類折舊率采用直線法計算,公式如下:
某類固定資產 ?。保烙嫐堉嫡荚瓋r的百分比
=———————————————
的年折舊率 該類固定資產的計算折舊年限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某類固定資產的月折舊額=該類固定資產中本月應計折舊的各項資產原價合計×月折舊率
三、固定資產的殘值按照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所得稅法的規(guī)定辦理。企業(yè)如對某類固定資產需要少留或不留殘值的,應當報經當地稅務機關批準。未經批準的,應在申報所得稅時,按稅法的規(guī)定調整計算。
四、各類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短年限按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所得稅法的規(guī)定辦理。
企業(yè)可以在稅法規(guī)定的分類基礎上,再對固定資產進行具體的分類,并規(guī)定各類固定資產的具體折舊年限,但最短不應低于稅法規(guī)定的年限。企業(yè)如要縮短折舊年限,或者不采用直線法,而采用其他折舊方法計算折舊時,應報經當地稅務機關批準。未經批準的,應在申報所得稅時,按稅法的規(guī)定調整計算。
五、企業(yè)一般應根據月初在用固定資產的帳面原價和月折舊率,按月計算折舊。月份內增加或開始使用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折舊,從下月起計算折舊;月份內減少或停用的固定資產,當月照計折舊,從下月起停計折舊。
六、企業(yè)按月計算的固定資產折舊,應按固定資產的使用部門,借記“制造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
七、企業(yè)的固定資產折舊計提足額后,仍可繼續(xù)使用的,不再計算折舊。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不補計折舊。
使用年限已滿、并已折舊足額的固定資產報廢時,折舊尚未足額的固定資產提前報廢或有償讓出時,以及由于自然災害等原因使固定資產毀損時,都應將固定資產原價及其累計折舊轉入“固定資產清理”科目,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和本科目,貸記“固定資產”科目。
八、本科目應按固定資產的類別,設置相應的明細科目。
九、企業(yè)一般不提大修理基金,發(fā)生的大修理支出,可直接記入有關的費用科目。為了均衡成本負擔,企業(yè)也可以預計大修理支出,根據企業(yè)的大修理計劃,在固定資產使用期限內平均預提,實際發(fā)生支出時沖減預提費用。
1701 在 建 工 程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房屋建筑工程和設備安裝工程的支出,包括需要安裝的設備價值和其他有關支出。
二、本科目一般應設置下列明細科目:
01建筑工程(分自營和出包兩類,并按工程項目分戶);
02設備安裝工程(分類分戶同上);
03已完工程(按工程項目分戶,在每一工程項目下按固定資產名稱列出其成本價值);
04待安裝設備(按設備名稱分戶);
05工程用材料(按材料名稱分戶);
06預付工程價款(按承包單位分戶);
07基建管理費。
三、企業(yè)進行在建工程的有關會計分錄一般包括:
(一)購入工程用的材料,借記本科目(工程用材料),貸記“銀行存款”、“應付帳款”等科目。
?。ǘ┵徣胄枰惭b的設備,借記本科目(待安裝設備),貸記“銀行存款”、“應付帳款”等科目。
(三)購入不需要安裝的設備,借記本科目(已完工程),貸記“銀行存款”、“應付帳款”等科目。
?。ㄋ模┯赏鈬蠣I者投入設備連同有關配件經企業(yè)驗收后,按雙方議定的價值,將不需要安裝的設備借記“固定資產”科目,將修理用備件借記“原材料”科目,將需要安裝的設備借記本科目(待安裝設備),將議定的全部價值貸記“實收資本”科目。
?。ㄎ澹╊I用工程用材料進行建筑安裝工程,借記本科目(建筑工程、設備安裝工程),貸記本科目(工程用材料)。
?。╊I用待安裝設備進行安裝,借記本科目(設備安裝工程),貸記本科目(待安裝設備)。
(七)計算在建工程應負擔的職工工資,借記本科目(建筑工程、設備安裝工程、基建管理費),貸記“應付工資”科目。
?。ò耍嫻潭ㄙY產借款利息支出,工程完工以前的部分,借記本科目(基建管理費),貸記“其他應付款——應計利息支出”等科目;工程完工以后的部分,借記“管理費用——利息”科目,貸記“其他應付款——應計利息支出”等科目。
?。ň牛┲Ц对诮üこ唐渌M用,借記本科目(建筑工程、設備安裝工程、基建管理費等),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十)分配在建工程基建管理費,借記本科目(建筑工程、設備安裝工程),貸記本科目(基建管理費)。
?。ㄊ唬┕こ掏旯?,盤點工程用材料。盤虧時,借記本科目(建筑工程、設備安裝工程等),貸記本科目(工程用材料);盤盈時,作相反分錄。
?。ㄊ╊A付出包工程價款,借記本科目(預付工程價款),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十三)出包工程完工結算應付工程價款,借記本科目(建筑工程、設備安裝工程等),貸記本科目(預付工程價款)沖轉已預付的工程價款,貸記“其他應付款”科目。
?。ㄊ模┭a付工程價款,借記“其他應付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十五)計算并結轉已完工程成本,借記本科目(已完工程),貸記本科目(建筑工程、設備安裝工程)。
(十六)將已經完工并經驗收的固定資產交付生產使用,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本科目(已完工程)。
(十七)將生產上有用的修理用備件和其他材料從基建交付生產,借記“原材料”科目,貸記本科目(工程用材料)。
?。ㄊ耍┰诮üこ贪l(fā)生意外損失時,收回的保險賠款和殘料價值,應借記“銀行存款”、“其他應收款”科目或本科目(工程用材料),貸記本科目(建筑工程、設備安裝工程)。損失的工程價值(不包括尚可使用或修復后可以使用的設備)扣除保險賠款和殘料價值后的凈損失,在籌辦期內應作為開辦費處理,在開始營業(yè)以后作為營業(yè)外支出處理,分別借記“開辦費”科目或“營業(yè)外支出——非常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建筑工程、設備安裝工程)。
?。ㄊ牛┰诮üこ贪l(fā)生報廢時,收回的殘料價值,應借記本科目(工程用材料),貸記本科目(建筑工程、設備安裝工程)。報廢工程的報廢損失,應列入繼續(xù)施工的在建工程成本,不作營業(yè)外支出處理。
1801 場地使用權
一、本科目核算中方合營者作為投資的場地使用權的價值。
二、以場地使用權作為投資時,應按規(guī)定的價值,借記本科目,貸記“實收資本”科目。
三、場地使用權的價值,應按企業(yè)有權使用場地的年限分期攤銷。攤銷時,借記“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科目,貸記本科目。
1811 專有技術及專利權
一、本科目核算合營各方作為投資的和合營以后企業(yè)從外部購入的專有技術和專利權的價值。
二、以專有技術、專利權作為投資時,借記本科目,貸記“實收資本”科目。從外部購入專有技術、專利權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三、專有技術或專利權的價值,應按規(guī)定的使用期限分期攤銷,沒有規(guī)定使用期限的,可分十年攤銷。攤銷時,借記“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科目,貸記本科目。
1821 其他無形資產
一、本科目核算除場地使用權和專有技術、專利權以外的其他無形資產,如商標權、版權、其他特許權等。
二、企業(yè)取得的其他無形資產,由合營各方作為資本投入的,應按規(guī)定的價值,借記本科目,貸記“實收資本”科目;由企業(yè)自外部購入或按法律程序申請取得的,應以實際支出數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三、其他無形資產的價值,應按規(guī)定的使用期限分期攤銷,沒有規(guī)定使用期限的,可分十年攤銷。攤銷時,借記“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科目,貸記本科目。
1831 開 辦 費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在籌辦期內所發(fā)生的并經合營各方協商同意由合營企業(yè)承擔的各項費用。但由合營各方各自負擔的費用支出,為取得各項資產所發(fā)生的支出,以及基建期內應計入工程成本的利息支出和其他基建支出,均不在本科目內核算。
二、開辦費應根據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所得稅法的規(guī)定,在企業(yè)開始生產經營后分期攤銷。攤銷時,借記“管理費用——開辦費攤銷”科目,貸記本科目。
2101 短期銀行借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向銀行借入的短期借款。
二、本科目應按銀行名稱、借款種類和不同的貨幣,設置明細帳。
三、外幣的短期銀行借款,借入時應按企業(yè)確定的記帳匯率折合為人民幣記帳,歸還時按帳面匯率折合為人民幣記帳。歸還的外幣銀行借款按帳面匯率折合的人民幣金額,與支出的外幣銀行存款按帳面匯率折合的人民幣金額之間的差額,應作為匯兌損益處理。
2111 應 付 票 據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對外發(fā)生債務時所開出的承付期票。
二企業(yè)開出票據抵付貨款等應付帳款時,借記“應付帳款”科目,貸記本科目;支付銀行承兌票據的手續(xù)費時,借記“管理費用——其他”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應付票據到期支付票款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開出的應付票據如為帶息的票據,應于每月月底計算其應付利息,借記“管理費用——利息”科目,貸記“其他應付款——應計利息支出”科目。票據到期支付本息時,借記本科目和“其他應付款——應計利息支出”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并將最后一月尚未計算的應付利息,借記“管理費用——利息”科目,貸記“其他應付款——應計利息支出”科目。如果票據期限不長,利息不大,也可于到期支付利息時,一次記入“管理費用——利息”科目。
三、本科目應按票據的不同貨幣分別核算,并設“應付票據登記簿”,詳細登記每筆票據的內容、貨幣單位、金額、承付日期等各項資料。應付票據到期付清時,應在登記簿的有關欄內予以注銷。
2121 應 付 帳 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因購買材料物資和接受勞務供應等應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按照規(guī)定預付供應單位的購貨定金或部分貨款時,可先在“預付貨款”科目內核算;預付貨款情況不多的企業(yè),可將預付的購貨定金或部分貨款,直接記入本科目,不另設“預付貨款”科目核算。
二、設置“預付貨款”科目的企業(yè),預付購貨定金或部分貨款時,應借記“預付貨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購入材料物資發(fā)生應付帳款時,應按全部金額借記“材料采購”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并將已付的購貨定金或部分貨款自“預付貨款”科目轉入本科目。支付貨款時,應扣除已付的購貨定金或部分貨款,不要重復支付。補付的貨款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三、沒有預付購貨定金或部分貨款,根據發(fā)票帳單直接支付的貨款,可借記“材料采購”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四、本科目應按不同的貨幣分別核算,并應按照供應單位的戶名設置明細帳。
2131 應 付 工 資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應付給中外職工的各種工資。
二、企業(yè)應根據合同規(guī)定和董事會討論決定的工資標準、工資形式、獎勵津貼等制度,以及本月的考勤記錄、工時記錄、產量記錄等,計算本月應付的職工工資。本月應付的職工工資,不論是否全部在本月內支付,都應在本月內記入本科目。按照規(guī)定應付中方職工的勞動保險、福利費用和國家的各項補貼,也在本科目內核算。
三、企業(yè)應付的職工工資以及中方職工的勞保福利費用和國家的各項補貼,應按職工的工作性質、工作部門、服務對象等進行分配,借記“生產成本”、“制造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在建工程”等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企業(yè)實際付出的工資以及中方職工勞保福利費用、國家的各項補貼等,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有關科目。
四、本科目應設置“應付中方職工工資”、“應付中方職工勞保福利費用及國家的各項補貼”、“應付外方職工工資”等明細科目,并按應付工資的不同貨幣,進行核算。
在以人民幣為記帳本位幣的企業(yè)中,以外幣計算的應付外籍職工的工資,應按企業(yè)確定的記帳匯率(采用當日匯率作為記帳匯率的企業(yè),可按規(guī)定的應付工資日的匯率作為當日匯率)折合為人民幣記帳。支付工資時,按帳面匯率折合為人民幣記帳。如有匯兌損益應記入當月損益。凡需從中扣交個人所得稅的,應扣交的個人所得稅,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交稅金——代扣個人所得稅”科目。
2141 應 交 稅 金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應交的各種稅金,包括所得稅、工商統(tǒng)一稅、城市房地產稅、車船使用牌照稅、代扣交的個人所得稅等。
進口物資的關稅和工商統(tǒng)一稅,應于支付時直接記入“材料采購”等科目,不通過本科目核算。
二、企業(yè)交納的各種稅金(預交所得稅除外),應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企業(yè)應交的城市房地產稅、車船使用牌照稅,應借記“管理費用——稅金”科目,貸記本科目。需要分月攤銷的,應借記“待攤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
企業(yè)銷售產品應交的工商統(tǒng)一稅,應借記“產品銷售稅金”科目,貸記本科目。其他業(yè)務收入應交的工商統(tǒng)一稅,應借記“其他業(yè)務利潤”科目,貸記本科目。
企業(yè)從職工工資中扣交的個人所得稅,應于扣交時,借記“應付工資”科目,貸記本科目。
企業(yè)預交的所得稅,應先在“預交所得稅”科目核算,借記“預交所得稅”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年度決算時,根據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所得稅法的規(guī)定,計算當年應交的所得稅,借記“未分配利潤”科目,貸記本科目。同時,應將預交的所得稅,自“預交所得稅”科目轉入本科目。如果預交所得稅的金額大于應交所得稅的金額,應只按應交所得稅的金額轉帳。
三、本科目應按稅金種類分設明細科目。
2151 應 付 股 利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經董事會決議確定分配的股利。
二、企業(yè)應根據董事會通過的決算年度的利潤分配方案,將利潤分配數中的應付股利,記入決算年度帳內,借記“未分配利潤”科目,貸記本科目,并在企業(yè)對外報送的年度決算報表中予以反映。實際支付的股利應在支付時記帳,不需要在決算年度帳內補記。
三、企業(yè)如在年度中間經董事會決定用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潤作為股利分配時,應將確定的分配數借記“未分配利潤”科目,貸記本科目。支付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四、采用人民幣為記帳本位幣的企業(yè),應付股利一般應以人民幣計算支付。如合同或董事會決議規(guī)定,需要用外幣支付的,按其規(guī)定辦理。應付股利的人民幣與外幣銀行存款減少數按帳面匯率折合的人民幣之間的差額,作為匯兌損益處理。
2161 預 收 貨 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按照合同規(guī)定向購貨單位預收的銷貨定金或部分貨款。
二、企業(yè)按照合同規(guī)定預收銷貨定金或部分貨款時,應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企業(yè)產品銷售實現時,應按銷售金額借記“應收帳款”科目,貸記“產品銷售收入”科目,并將預收的定金和部分貨款,自本科目轉入“應收帳款”科目。
三、預收定金或預收部分貨款情況不多的企業(yè),也可以將預收的定金或部分貨款直接記入“應收帳款”科目,不設本科目。
四、本科目應按不同的貨幣和購買單位設置明細帳。
2171 其 他 應 付 款
一、本科目核算除應付票據、應付帳款、應付工資、應交稅金、應付股利、預收貨款和內部往來以外的其他各種應付、暫收款項,包括存入保證金、應付租金、應付賠償款、應計利息支出等。
二、本科目應按其他應付款的項目分類,并按不同的貨幣和債權人設置明細帳。
2181 預 提 費 用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按照規(guī)定應預提計入成本、費用但尚未實際支付的各項支出,如按照企業(yè)大修理計劃預提計入成本的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等。
二、企業(yè)按照規(guī)定預提計入本期成本、費用的各項支出,借記“制造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實際支出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原材料”等有關科目。實際支出數大于預提數的差額,一般應轉入“待攤費用”科目,分期攤入成本、費用,或留在本科目內,從以后各期的成本、費用中預提補足。
三、企業(yè)按規(guī)定預提的各項費用,實際數與預提數發(fā)生差異較大時,應及時調整提取標準。各項預提費用,年終如有余額,除根據實際情況必須保留者外,一般應在年終時進行調整,將少提數補提足額,將多提數沖減成本、費用,結平本科目。
四、本科目應按費用性質分設明細科目。
2191 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按照規(guī)定從稅后利潤中提取的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
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只能用于支付職工獎金和舉辦職工的集體福利設施。
二、企業(yè)按照董事會決議確定的分配方案,從稅后利潤中提取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時,借記“未分配利潤”科目,貸記本科目。按照規(guī)定支用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2201 長期銀行借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向銀行借入的期限較長的借款,如企業(yè)在籌建期間進行基本建設,以及開業(yè)以后擴大業(yè)務經營和進行更新改造需要增加固定資產,而向銀行借入的長期借款等。
二、長期銀行借款的利息支出,在基建期內應計入工程成本,作為固定資產原價的一部分,借記“在建工程——基建管理費”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或“其他應付款——應計利息支出”科目。工程完工以后,長期銀行借款的利息支出,直接計入當期費用,借記“管理費用——利息”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2211 其他長期借款
一、本科目核算除長期銀行借款以外向其他有關方面借入的長期借款。借入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歸還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二、其他長期借款的利息支出可比照長期銀行借款的利息支出同樣處理。
3101 實 收 資 本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根據合營合同的規(guī)定從合營各方實際收到的資本總額。
二、收到合營各方以現金或實物投資時,借記“銀行存款”、“固定資產”、“原材料”等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收到合營各方以專有技術、專利權、場地使用權等無形資產投資時,借記“專有技術及專利權”、“場地使用權”等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企業(yè)經董事會決議并經有關機關批準增加資本時,如用一部分現金投資,一部分儲備基金和企業(yè)發(fā)展基金等轉作投資的,借記“銀行存款”、“儲備基金”、“企業(yè)發(fā)展基金”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并按投資比例記入各方投資的明細帳內。
三、以人民幣為記帳本位幣的企業(yè),合營協議、合同中規(guī)定的資本總額如為外幣,應在帳上同時記明外幣的實收資本總額和折合為人民幣的金額。
四、本科目應按投資者戶名設置明細帳戶,并應在帳戶上端,注明合營合同規(guī)定的資本總額、投資者的出資比例和認繳的資本金額。
3111 公司撥入資金
一、本科目核算合營企業(yè)的附屬企業(yè)(分公司、分廠等)從合營企業(yè)(公司)撥入的資金。
二、附屬企業(yè)收到公司撥入和增撥的資金,借記“銀行存款”、“固定資產”等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交還公司的資金,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有關科目。
三、企業(yè)在匯編整個企業(yè)的會計報表(包括公司本身和附屬企業(yè)在內的會計報表)時,應將附屬企業(yè)報表上的“公司撥入資金”項目與企業(yè)本身報表上的“撥付所屬資金”項目的金額相互抵銷,如果附屬企業(yè)的以外幣為記帳本位幣的,附屬企業(yè)會計報表上的“公司撥入資金”項目仍應按照撥付時原來的匯率折合為人民幣,以便與企業(yè)報表上“撥付所屬資金”項目的金額相互抵銷。
3201 儲 備 基 金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按照規(guī)定從稅后利潤中提取的儲備基金。
二、根據董事會決議提取的儲備基金,借記“未分配利潤”科目,貸記本科目。提取的儲備基金一般不需專戶存儲,平時用來作為擴大企業(yè)的流動資金,企業(yè)發(fā)生虧損時,可將儲備基金用以墊補未彌補的虧損,但不需要做轉帳分錄,不需要將虧損與儲備基金相互沖銷。在特殊情況下,如發(fā)生特大虧損時,經董事會決定,也可以將儲備基金與虧損相互沖銷,并在會計報告中加以說明。
三、經董事會決議和有關機關批準,企業(yè)增加資本而動用一部分儲備基金轉作實收資本時,借記本科目,貸記“實收資本”科目。
3211 企業(yè)發(fā)展基金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按照規(guī)定從稅后利潤中提取的企業(yè)發(fā)展基金。
二、企業(yè)發(fā)展基金一般不需專戶存儲,可用于發(fā)展企業(yè)生產,提高生產效率,進行技術改造,包括添置固定資產和增加流動資金。
三、企業(yè)根據董事會決議提取的企業(yè)發(fā)展基金,借記“未分配利潤”科目,貸記本科目。用企業(yè)發(fā)展基金添置固定資產時,對于不需要安裝的機器設備,可直接措記“固定資產”料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對于需要經過安裝工程的,應先借記“在建工程”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均不需要通過本科目核算。如企業(yè)要了解發(fā)展基金的使用情況,可在本科目下分設“增加流動資金”和“購建固定資產”兩個明細科目。提取企業(yè)發(fā)展基金時,應記入本科目的“增加流動資金”明細科目,動用企業(yè)發(fā)展基金購置固定資產時,可從“增加流動資金”明細科目轉入“購建固定資產”明細科目。
3301 本 年 利 潤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在本年度內實現的利潤(或虧損)總額。
二、企業(yè)在年度決算時,應將“產品銷售收入”、“產品銷售稅金”、“產品銷售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其他業(yè)務利潤”、“營業(yè)外收入”和“營業(yè)外支出”等各科目的年末余額,分別轉入本科目,在本科目內結出本年實現的利潤總額或虧損總額。最后再將本科目的利潤總額(或虧損總額)轉入“未分配利潤”科目。
三、本科目用于結轉本年度全年利潤或虧損,在年終決算轉帳以前,本科目不應發(fā)生記錄,經過年終決算轉帳以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3311 未 分 配 利 潤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利潤的分配和歷年利潤分配后的結存余額。
二、企業(yè)應根據董事會決定的利潤分配方案,分配本年利潤,記入本年帳內;將應付的所得稅,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將提取的儲備基金、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和企業(yè)發(fā)展基金,借記本科目,貸記上述有關的基金科目;將應分配的股利,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付股利”科目。
三、本年發(fā)生的屬于上年度損益的項目,應在本年度內作為以前年度損益記入“營業(yè)外收入”或“營業(yè)外支出”科目。上年度決算報表,在申報所得稅后,經稅務機關審查需要調整上年度利潤的項目,應在本年度調整時記入本科目。經稅務機關查明,上年多列費用支出,如屬于會計處理錯誤,需要調增上年利潤和應交所得稅的,應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同時,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交稅金”科目。如會計處理上并不錯誤,而屬于根據稅法規(guī)定需要調增應交所得稅的,應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交稅金”科目。
四、本科目的年末余額即為歷年積存的未分配利潤(或未彌補虧損)。
4101 生 產 成 本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生產各種工業(yè)產品(包括產成品、自制半成品、工業(yè)性勞務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設備以及供應非工業(yè)性勞務等所發(fā)生的各項生產費用。
二、生產過程中發(fā)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工資和制造費用等),應按各個成本核算對象的成本項目分別歸集。直接材料指構成產品實體,或有助于產品形成的各項原材料和外購半成品。直接工資指為制造產品的生產工人工資。按規(guī)定支付的中方生產工人的勞保、福利費用和國家的各項補貼,也包括在直接工資項目之內。制造費用指按一定標準分配攤入成本核算對象的車間經費和廠部經費。能直接計入成本核算對象的費用,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資等,應自有關的材料科目和“應付工資”科目,直接記入本科目。不能直接計入成本核算對象的間接費用,應先通過“制造費用”科目匯集,再按一定的標準分配,從“制造費用”科目轉入本科目。
有些可以直接計入成本核算對象的費用,如產品的外部加工費,制造某種產品耗用的專用工具,產品生產過程中直接耗用的燃料、動力等,應增設外部加工費、專用工具、燃料及動力等有關的成本項目,進行歸集。這些直接費用可自有關科目直接轉入本科目,不通過“制造費用”科目。
三、制造完成驗收入庫的自制半成品和產成品的實際成本,應自本科目轉入“自制半成品”科目和“產成品”科目。采用計劃成本進行產成品和自制半成品日常核算的企業(yè),應按產成品和自制半成品的計劃成本,自本科目轉入“產成品”和“自制半成品”科目,將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自本科目轉入“產品成本差異”和“自制半成品成本差異”科目。對外提供的工業(yè)性勞務,凡已實現銷售的,一般應按實際成本自本科目直接轉入“產品銷售成本”科目。如有具體產品(如代制品、代修品),完工后要先交庫然后再發(fā)運的,也可通過“產成品”科目核算。月末已經制造完成并已交庫的自制材料,應按實際成本,借記有關的材料科目,貸記本科目。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的企業(yè),應按交庫的自制材料的計劃成本,自本科目轉入有關的材料科目,將其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自本科目轉入“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月末已經完成的自制設備,應按實際成本借記“固定資產”或“在建工程”等科目,貸記本科目。當月發(fā)生的大修理工程的支出,應轉入“制造費用”等有關科目,但采用預提方法分配大修理費用的企業(yè),其實際發(fā)生的大修理支出,應自本科目轉入“預提費用”科目,不再轉入“制造費用”等科目。對外提供的非工業(yè)性勞務(如運輸等)的成本,應按實際成本借記“其他業(yè)務利潤”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企業(yè)應當根據本企業(yè)生產的特點,在品種法、分步法、分批法、分類法、定額法或標準成本法等成本計算方法中選擇適合于本企業(yè)的一種方法,或幾種方法并用。
采用定額成本法或標準成本法計算產品成本的企業(yè),實際成本與定額成本或標準成本之間的差異,一般應根據當月銷售數和月末結存數的比例進行分攤。
成本計算方法和成本差異的分攤方法一經確定,不得任意變更,如有變更,應經董事會同意和報送當地稅務機關備查,并在會計報告中加以說明。
企業(yè)應加強對成本、費用的控制,按實際負責的各個部門、車間等成本責任中心,建立責任成本制度,分別編制成本、費用計劃,隨時按計劃控制支出,定期考核各個責任中心的計劃執(zhí)行結果,及時分析脫離計劃的差異和原因,采取必要措施,努力降低成本、費用。
五、本科目應按成本核算對象(如各種產品、各個制造定單、各個車間等)進行明細核算。
六、本科目的月末余額,應為尚未加工完成的各項在產品(也包括在制材料、在制設備等)的成本。在產品成本應按企業(yè)采用的成本計算方法的規(guī)定計算。
七、企業(yè)也可以將本科目分為“4102基本生產”和“4103輔助生產”兩個科目核算。
“基本生產”科目用以核算生產產品的基本生產車間所發(fā)生的成本支出,“輔助生產”科目用以核算動力、修理、運輸等為生產服務的輔助生產車間所發(fā)生的成本支出。輔助生產車間應以提供的勞務和其他產品(如自制工具、自制材料等)為成本計算對象,分別歸集成本,并按服務對象等進行分攤,借記“基本生產”、“制造費用”等科目,貸記“輔助生產”科目。
4201 制 造 費 用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各生產車間和工廠管理部門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fā)生的各項費用。制造費用應按照企業(yè)成本核算辦法的規(guī)定,分配計入有關的成本核算對象,自本科目轉入“生產成本”科目。
二、凡能直接計入成本核算對象的直接費用,可直接記入“生產成本”科目,不通過本科目核算。
三、制造費用的明細項目,一般包括:工資(包括中方職工勞保、福利費用和國家的各項補貼,下同)、折舊費、修理費、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勞動保護費、水電費、辦公費、差旅費、運輸費、保險費、租賃費(不包括融資租賃費用,下同)、設計制圖費、試檢檢驗費、環(huán)境保護費(包括排污費、綠化費等)、存貨盤虧(減盤盈)和其他制造費用。
四、本科目應按不同的車間、部門和費用項目進行明細核算,并按各車間、各部門的費用計劃,對制造費用的實際支出進行監(jiān)督和考核。
五、企業(yè)也可以將本科目分為“4202車間經費”和“4203廠部經費”兩個科目進行核算。
5101 產品銷售收入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銷售各種工業(yè)產品,包括產成品、自制半成品、工業(yè)性勞務等而發(fā)生的各種收入。
二、產品和勞務的銷售,在一般情況下,應在產品已經發(fā)出,勞務已經提供,并已將發(fā)票、帳單提交買方時,作為銷售實現。
在委托銀行收款的情況下,應在產品已經發(fā)出,勞務已經提供,并已將發(fā)票、帳單和運輸機構的提貨單等全部有關單據提交銀行,并辦妥托收手續(xù)之后,作為銷售實現。
在交款提貨的情況下,如貨款已經收到,發(fā)票帳單和提貨單已經交給買方,不論產品是否發(fā)出,都應作為銷售實現。
在委托其他單位代銷(不包括包銷)產品的情況下,應在已由代銷單位售出產品,并收到代銷單位銷售產品的代銷清單后,作為銷售實現。
三、本月實現的銷售收入,應全部記入本月帳內,借記“應收帳款”、“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月發(fā)生的銷貨退回,不論是屬于本年度還是屬于以前年度銷售的,都應記入本月帳內,沖減本月的銷售收入,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有關科目。本月發(fā)生的銷售折讓,也應借記本科目,貸記“應收帳款”等有關科目。
五、本科目的月末余額反映企業(yè)自年初起至本月末止的累計銷售收入,年終決算時,應全部轉入“本年利潤”科目。
六。本科目應分別不同產品進行明細核算。企業(yè)還可以將“產品銷售收入”、“產品銷售稅金”、“產品銷售成本”各科目合并設置明細帳,詳細記錄各種產品的銷售數量、銷售收入、銷售稅金和銷售成本。對于出口產品,還應同時記錄銷售收入的外幣金額。
5111 產品銷售稅金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銷售產品應交納的工商統(tǒng)一稅。
二、月終時,企業(yè)應根據本月產品銷售凈額和規(guī)定稅率計算應交的銷售稅金,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交稅金——工商統(tǒng)一稅”科目。有委托其他單位代銷產品的企業(yè),由代銷單位代交的產品銷售稅金,應借記本科目,貸記“應收帳款”等有關科目。
三、本科目的月末余額,反映企業(yè)自年初起至本月末止累計的產品銷售稅金,年度決算時,應全部轉入“本年利潤”科目。
5121 產品銷售成本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售出的產成品、自制半成品和工業(yè)性勞務等的銷售成本。
二、企業(yè)應于每月終了,根據本月銷售的各種產品的銷售數量,計算應結轉的產品銷售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產成品”、“自制半成品”、“生產成本”等科目。采用計劃成本進行產成品(自制半成品)日常核算的企業(yè),應將售出產品(自制半成品)的計劃成本和應負擔的成本差異,一并轉入本科目。
有委托其他單位代銷產品的企業(yè),在委托代銷產品由代銷單位售出并轉來代銷清單時,在記入“產品銷售收入”科目的當月,還應將委托代銷商品的成本進行轉帳,借記本科目,貸記“委托代銷商品”科目。
本月銷售退回的產品,可以直接從本月的銷售數量中減去,得出本月銷售的凈數量,然后計算應結轉的銷售成本。也可以單獨計算本月銷售退回的產品成本,借記“產成品”等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本科目的月末余額,反映企業(yè)自年初起至本月末止累計的產品銷售成本,年終決算時,應全部轉入“本年利潤”科目。
5131 銷 售 費 用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在產品銷售過程中發(fā)生的各項費用。獨立銷售機構的經費也在本科目內核算。
二、銷售費用一般包括應由企業(yè)負擔的銷售產品的運輸費、裝卸費、包裝費、保險費、銷售傭金和代銷手續(xù)費、廣告費、租賃費、獨立銷售機構的人員工資、折舊費、修理費、物料消耗、辦公費、差旅費和其他經費。
三、本科目應按費用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四、本科目的月末余額,反映企業(yè)自年初起至本月末止累計的銷售費用,年終決算時,應全部轉入“本年利潤”科目。
5141 管 理 費 用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除工廠管理費用以外的一般管理費用。
二、管理費用一般包括公司經費、工會經費、董事會費、顧問費、交際應酬費、稅金、場地使用費、技術轉讓費、無形資產攤銷、開辦費攤銷、職工培訓費、研究發(fā)展費、利息支出(減利息收入)、匯兌損失(減匯兌收益)、其他等。公司經費,包括工資、折舊費、修理費、物料消耗、辦公費、差旅費和其他經費。工會經費是指企業(yè)按照規(guī)定付給工會的經費。顧問費的指企業(yè)聘請會計師、律師的費用。交際應酬費是指企業(yè)為業(yè)務經營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費用。稅金是指企業(yè)按照規(guī)定支付的城市房地產稅、車船使用牌照稅等。場地使用費是指企業(yè)使用場地而支付的費用。技術轉讓費是指企業(yè)購買或使用專有技術而支付的技術轉讓費用。無形資產攤銷是指場地使用權、專有技術、專利權及其他無形資產的攤銷。職工培訓費是指為培養(yǎng)職工學習先進技術和提高文化業(yè)務水平而支付的費用。研究發(fā)展費是指企業(yè)的研究部門的一切費用,包括研究人員的工資、研究設備的折舊以及與產品試制、技術研究有關的其他經費。其他是指不包括在以上項目內的管理費用,如銀行手續(xù)費等,其中數額較大和經常發(fā)生的可單設項目予以核算。
三、本科目應按費用的明細項目進行核算。
四、本科目的月末余額反映企業(yè)自年初起至本月末止累計的管理費用,年終決算時,應全部轉入“本年利潤”科目。
5201 其他業(yè)務利潤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除銷售工業(yè)產品以外的其他業(yè)務收入和有關支出,如運輸業(yè)務的收入和支出,材料的銷售收入和銷售成本,出租包裝物業(yè)務的租金收入和包裝物的攤銷、修理費支出,以及有關的稅金支出等。有外購商品銷售業(yè)務的企業(yè),外購商品的銷售收入、銷售成本等,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的月末余額,反映企業(yè)自年初起至本月末止累計的其他業(yè)務利潤,年終決算時,應全部轉入“本年利潤”科目。
5501 營 業(yè) 外 收 入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除產品銷售和其他業(yè)務以外的各項營業(yè)外收入,如投資收益、處理固定資產收益、固定資產盤盈、罰款收入、以前年度收益等。
二、本科目應按營業(yè)外收入的明細項目進行核算。
三、本科目的月末余額,反映企業(yè)自年初起至本月末止累計的營業(yè)外收入,年終決算時,應全部轉入“本年利潤”科目。
5601 營 業(yè) 外 支 出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除產品銷售和其他業(yè)務以外的各項營業(yè)外支出,如投資損失、處理固定資產損失、固定資產盤虧、壞帳損失、罰款支出、捐贈支出、非常損失、以前年度損失等。
二、本科目應按營業(yè)外支出的明細項目進行核算。
三、本科目的月末余額,反映企業(yè)自年初起至本月末止累計的營業(yè)外支出,年終決算時,應全部轉入“本年利潤”科目。
四、會計報表格式